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2/14訊 海南臨高縣漁業生產傳來捷報:今年1至11月,該縣漁業產量突破30萬噸,同比增長17%。
今年以來,臨高縣委縣政府和漁業管理部門轉變管理意識,創新工作思路。年初,縣領導深入漁區調研,又跟船出海與漁民一起打漁,掌握第一手材料。并借助外地管理經驗,提出一系列管理創新措施,實現了捕撈結構和作業方式的多樣化。
為獲得第一手漁情資料,臨高縣海洋與漁業管理部門從今年開始著手漁業資源信息資料庫的建立:通過政府補貼的形式,選派5條不同作業方式的漁船到不同漁區作業,記捕撈日志,收集各漁區魚量和魚類結構的最新動態信息,同時與南海漁政漁監管理局建立包括廣東、廣西和省內6市縣在內的漁業信息聯網。這些資源信息船及時掌握了詳實的有關中上層魚量豐富,發展燈光圍網技術潛力大的資源信息,為縣里作出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休漁期過后,全縣做出了推廣燈光圍網技術,開辟新漁場,開發中上層魚資源的決定。縣里組織一批漁民到廣東、廣西和福建等漁業先進地區學習技術,學成回來后漁民紛紛利用休漁期加緊造船和技術改造。
為解決漁民技術改造的資金問題,全縣通過各種融資渠道,投入5852萬元進行造大船和漁具漁法改造。金融單位改變以往坐店經營的作法,深入漁村與漁業現場開展調查工作,建立信用村、信用戶、信用船以及聯保制度,完善償還信貸保障制度。縣農村信用聯社今年首次對臨高漁民發放5萬元至20萬元的小額貸款三批,總額為1300萬元,受益漁民有300多戶。共新造大型燈光船62艘,有149艘流刺網船改造為大型燈光圍網船。截至11月,臨高燈光圍網船漁業產量達到4.05萬噸,較上年同期增長176%,產值是流刺網船的兩到三倍。現第一批貸款改造網具的漁民已全部歸還貸款,第二批貸款戶的歸還率也達到了90%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