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2/30訊 本來應該在每年夏末簽署的黑魚子出口命令,今年拖至12月3日才見分曉,這讓俄羅斯有關部門和人士深感不滿。他們認為,政府對這一問題的無謂拖延,將影響今后俄羅斯黑魚子在歐洲的銷售情況,即使今年政府增加了出口數量(去年出口量為2.35萬噸,今年為3.45萬噸)和放寬時間期限(至2004年4月1日)也不能避免可能出現的虧損。他們引用歐洲一家公司的說法分析說,俄羅斯魚子銷售旺季是在圣誕節和新年這一段時間,就按相關法令簽署當日就開展貿易來算,最早到達歐洲的合法魚子也只能在1月3日運到,這是其一。其二,價格受影響。此前最便宜的魚子在歐洲的市場也能賣到1400美元/公斤。但如今那樣的價格已經行不通了,他們的大部分產品都是2003年春天產的,如今再出口不會受歡迎所以價格一定會下跌。第三,俄羅斯作為歐洲魚子主要供應商的地位有可能被其他國家所取代。國際市場上90%的黑魚子都是由里海沿岸國家提供的,俄羅斯和伊朗是其中最主要的兩個國家。目前歐洲市場上主要是伊朗的魚子,而且售價也較高。
據悉,從1998年開始,俄羅斯每年黑魚子的出口數量要根據國際環保公約(CITES)關于各國家允許捕撈鮭鱒魚數量和黑魚子出口數量的規定來確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