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4/01/05訊 去年新會區淡水養殖繼續保持增長勢頭。據統計,上年全區預計淡水養殖總產量為8.35萬噸,總產值12億元,同比均增長15%。
優質魚蝦繼續成為農民養殖的主打品種,該區14萬畝淡水養殖面積中,桂花魚、加州鱸、水魚、鰻魚、太陽魚和南美
白對蝦等優質品種占了60%,四大家魚及飼料魚只占40%。在養殖品種分布上,西江流域以養殖桂花魚、南美白對蝦、斑節對蝦和羅氏沼蝦為主,潭江流域以養殖四大家魚、鰻魚、羅非魚、水魚及觀賞魚為主。
分析淡水養殖產值保持增長的原因:一是南美白對蝦養殖面積增長較快,全區為5.72萬畝,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產值。其中沙堆、三江、睦洲、大鰲4個鎮的養殖面積均超過1萬畝。二是各地養殖戶繼續開展魚塘標準化整治,整治面積達4.38萬畝,大大改善了養殖環境和條件,為提高單產打下基礎。三是淡水養殖繼續向規模化方向發展,養殖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據調查,全區養殖面積達30畝以上的專業戶有1427戶共6.12萬畝,占淡水養殖面積的45%。畝產量過噸的養殖戶越來越多。四是新開挖魚塘面積3933畝,主要用于養殖優質魚蝦品種,拉動了產量和產值的增長。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