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一條條鰻魚“游”向日本,一批批克氏螯蝦“挺進”歐美,一只只大閘蟹“橫行”日韓……江西省漁業背靠龍頭企業,巧打綠色品牌,瞄準國際大舞臺發展適銷對路的特色品種,出口創匯額繼連續五年在全國內陸省份排名第一之后,今年依舊呈現加速度發展的喜人態勢。來自有關部門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全省水產品出口額近2000萬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水產品是江西省僅次于糧食的第二大出口農產品。去年以來,按照品種多元化、市場多元化的原則,江西省水產出口品種從珍珠、鰻魚為主,擴大到克氏螯蝦、烏魚、泥鰍、鱖魚、彭澤鯽等多品種并進的格局,水產品出口企業也從計劃經濟時代的獨家發展到17家,其中擁有出口經營權的企業就有10家,產品漂洋過海打入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基地為依托,以龍頭企業為牽引的區域化布局、產業化經營格局,是江西省外向型漁業迅猛發展的內生動力。從昔日的一縣一品到今天的數縣一板塊的優勢區域布局已見雛形。環鄱陽湖區10多個縣市的優勢水產品產業區成為外向型漁業的主力,8家省級和19家市級水產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3萬余漁戶發展漁業生產,顯現出凝聚產業的磁場效應。
瞄準國際市場對水產品高品質、無公害的需求,江西省從國內外引進了一批適銷的名優品種,并積極與美國大豆協會等機構進行國際合作,去年已在峽江推行“斑點叉尾標準化養殖”模式,標準化、綠色化生產催生出一批行銷國內外的本土水產品牌。目前,軍山湖牌中華絨毛蟹、婺荷牌荷包紅鯉等7個產品已獲綠色食品認證,春蕾牌龍蝦、贛泉牌長吻等5個產品獲有機食品認證,有16個產品成為無公害水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