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三都鎮秋竹育苗新廠4月中上旬以來共育了100多萬尾大黃魚苗,“五一”長假過后,以每尾2分錢的低價銷售,卻遲遲找不到客戶。據了解,今年3月份以來,閩東大黃魚魚苗價格從每尾8分錢一路跌至“五一”前的4分錢,“五一”后更跌至2分錢。
去年蕉城區有多家大黃魚企業獲得自營出口權,大黃魚出口量進一步擴大,加上閩東大黃魚產量減少,導致成魚價格上漲,帶動魚苗價格上升。去年秋季大黃魚苗價格穩定在每尾6分錢,讓育苗室業主們嘗到了甜頭,今年養殖戶便紛紛投入巨資從事大黃魚育苗,全市育苗室從去年的70多家,猛增至目前的200多家,培育大黃魚苗10億尾以上。業內人士分析,今年閩東大黃魚成魚價格明顯下跌,且全市的魚苗需求量飽和,預計70%以上的育苗室將面臨虧損。
三都鎮秋竹村一家育苗場的技術員劉淑成介紹說,由于成魚價格下跌,養殖戶進新苗的積極性不高,苗價可能進一步下跌。與此同時,今年煤炭等燃料和餌料價格上漲,育苗成本大幅提高,再加上近年來海區的高密度養殖及氣溫持續升高,造成海水水質下降,給育苗帶來難度,幼苗成活率下降。種種原因,造成了今年育苗室效益下降。
為促進閩東海產養殖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不少業內人士呼吁,有關部門要對大黃魚育苗場規模加以規范,根據市場需要適度引導養殖業發展。同時,加強科技服務與攻關,提升魚苗質量,增強整體競爭力,還應進行結構調整,從原來單一的大黃魚育苗轉向培育如梭子蟹、白對蝦等。
寧德市大黃魚養殖協會負責人分析,由于今年育苗總量增加,明年成魚產量可能高達4萬多噸,成魚價格下降成為必然趨勢。他們希望有關部門、團體、養殖戶提早采取措施,進一步開拓出口渠道,調整養殖結構,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