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4-4-4訊 每年3月,應是長江口刀魚應時上市的季節,但是今年長江口刀魚的上市量卻比去年同期銳減6成。記者日前在上海最大的水產批發市場--銅川水產市場采訪時獲悉,盡管一周來長江口刀魚的價格行情有所回落,然而因為奇貨可居,市價仍然高昂。如170克以上規格的刀魚每公斤市場價約2400元,150克左右的也要達到2000元,而100克上下的售價也在1500元左右,市場供應量一直吃緊。究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長江口刀魚捕獲量太低,致使貨源供應明顯不足。據說是因為長江上游的水利工程建設,導致了下游水量不足,海水上溯致使長江口刀魚繁殖環境受到影響。
生活在長江下游中的刀魚,學名為長頜鱭,有“天下第一鮮”的稱譽。它是一種海淡水洄游性魚類,每年從淺海游回長江產卵,民間有“清明前魚骨軟如綿,清明后魚骨硬似鐵”的說法,就是說清明節前的長江刀魚最為鮮美,因此每年的3月,就成為長江刀魚行情最俏的時節。
對今年長江口刀魚上市量銳減的情況,中國水產科學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的專家認為,刀魚是一種對鹽度極為敏感的魚類,由于近年來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設使長江口水域的鹽度發生變化,給刀魚的繁殖環境帶來負面影響。特別是上游三峽庫區的蓄水,使下游水量不足以正常頂推海水的倒灌,加上原本密度較低的刀魚活動范圍向上游擴散,致使長江口刀魚的捕獲量驟降,因而上市量大減、市價高昂就不足為奇了。
從長江口刀魚產量看長江口水生生態環境,專家有如此見解,不知明年清明前的長江口刀魚能否“與時俱進”!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