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本網2003/11/21訊 近日記者到水產品市場上調查了解到,昆明市宜良縣輸送到昆明的鮮魚搶占了一定份額,市場前景看好。
宜良鮮魚在昆明市場大舉進軍,養殖戶深有體會:近年來,宜良縣在調整產業結構中,為發展養殖水產品的農戶專門劃出魚塘,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宜良的水產品養殖讓不少人走上了致富路。
宜良的水產養殖是從八十年代實施聯合國援建“2814水產項目”工程開始的,當時僅在南羊、古城進行人工養殖2000余畝,到九十年代初,全縣開始形成標準化集中連片養殖。經過幾十年的時間,全縣水產品每年以25%的速度遞增,2002年已達6742噸,“2814”專用魚塘畝產量達1.2噸。據統計,到今年10月底,已有養殖水面2.1萬畝,年產鮮魚6000噸,占全市養殖產量的四分之一。同時,為做大魚市場,在宜良縣也形成一支專門的運輸和運銷隊伍,僅鮮魚運銷車就幾十輛,全部配備水箱氧氣瓶,負責全縣水產品的運輸和批發,讓養殖戶不出魚塘就可完成商品魚的銷售。市場的產銷合理,也使得“市場水面”更廣了。
據了解,今年,昆明市宜良縣還計劃搞50畝左右的名優魚種苗養殖基地,從省外引進一些適合本地自然條件的名優魚進行養殖,通過多種渠道,積極向定單魚業邁進,使全縣的水產養殖持續、穩定、快續地健康發展,讓宜良鮮魚“跳龍門”跳得更高。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