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受禽流感影響,京城百姓餐桌上的雞類菜肴減少,取而代之的各種魚菜成了主角,一些常見的淡水魚類也因此身價大增。記者昨天從北京岳各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四道口水產市場獲悉,目前幾種常見淡水魚價格已經上漲了20%至40%,部分售價甚至比春節前的旺季還要高。
記者在北京岳各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與去年同期相比,淡水魚的批發價格已平均上漲了兩成左右。其中以鯽魚為例,春節前批發價格還在每公斤8元左右,但目前已普遍漲至每公斤9元至10元。同時,從近兩日農貿市場的零售價來看,目前鯉魚的價格已漲至每公斤10元,而即使在節前旺季的時候,每公斤的售價也不過7元;此外,草魚和胖頭魚每公斤的價格也漲至10元至11元之間,比春節前上漲了30%左右。
據了解,導致淡水魚批零價格上漲的最主要原因是市場需求量的大幅增加。記者昨天在位于頤和園郵局附近的重慶家常菜館子臥龍餐廳看到,盡管就餐的客人沒有減少,但店內的宮爆雞丁、銀芽雞絲等雞類菜品已經取消,而以草魚為原料的豆花魚片、紅燒魚、水煮魚、沸騰魚等菜品銷量猛增。
北京岳各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李先生介紹,現在市場上每天淡水魚的批發量已達到4萬公斤,比去年12月份增加了35%至50%,其中以鯉魚、草魚、鰱魚、鳙(胖頭)魚和鯽魚等京城百姓日常消費的淡水魚銷量最大。
過度增大的需求已導致目前市場供應吃緊。“現在進魚得早去。”一位經營家常菜館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淡水魚一般從凌晨三四點鐘起批,以前上午10點還能進到貨,但現在到八九點鐘就幾乎買不到了。”
另據了解,供需吃緊的淡水魚多數是每公斤價格在10元左右的淡水“家魚”,像黑魚、鱖魚等高檔淡水魚價格卻沒有跟風上漲,主要原因是這些淡水魚價格較高,不會成為老百姓餐桌上的“雞肉替代品”,而且高檔餐飲業目前還處于淡季,因此高檔淡水魚消費量并沒有增大。
另據岳各莊市場的李先生介紹,目前淡水魚的價格幾乎已經到達頂峰,估計不會再出現大幅上漲;而隨著天氣轉暖以及禽類市場銷售的逐漸恢復,淡水魚的價格將會回落到正常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