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金魚是我國傳統的名貴觀賞魚類,也是聞名于世的觀賞魚。據記載自南宋時期(公元968-975年)被發現后,迄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金魚的祖先是鯽魚,經過半家化、家化的演變,培育過程,發展到今天的五大類、280多個單品。
由于其色澤艷麗、體態嬌媚、泳姿動人、性情溫婉等被世人譽為“錦鱗仙子”、“水中牡丹”、“東方圣魚”。
但就是這歷經千余年培育出的美麗、溫婉,令人“心曠神怡”的藝術品,在北京市市場上出現了蕭條的景象。
就此走訪了幾家觀賞魚市場,發現市場上金魚品種比較少,經營者也相對要。據在北京各大觀賞魚市場開設分店的孫老板透露,目前,市場上最好賣的要數熱帶魚,次之錦鯉,最不好賣的就是金魚。孫老板說,現在真正懂金魚、養的好的人不多了,一些名貴品種不好賣,商家也不怎么進貨了。現在市場上很難見到珍品了,如“熊貓”金魚、“蘭壽”、“龍蛋球”、“大尾丹鳳”等。目前市場大都是一些普通的品種,如草金魚,普通的龍睛、高頭、五花、琉金、珍珠等。價格也不貴,最貴的也不過50元左右,如一些20幾公分的鶴頂紅、墨龍睛、獅子頭等;一般品種也就在20-30元左右,如一些10幾公分的龍睛、高頭、琉金、珍珠等;最便宜的才幾元錢,如幾公分長的小金魚和草金魚。
玉泉營劉女士介紹,目前一些高檔品種在北京銷售情況不好,由于天津、河北等地與北京水質差異大,天津、河北的魚在北京市場上,顧客反映不好養。目前市場上的一元至幾元錢的小金魚賣的還可以,但是這些購買者都幾乎不懂金魚,只是花上幾元錢或幾十元錢買一個小的有個性的魚缸,再買上幾條小魚擺在床頭、桌案上當擺設。一般都養不了多少天,金魚就會死掉,然后就會再買幾條續上。
以及華聲天橋的朱先生、官園的王先生也都介紹道:現今在水族設施上有大投入的觀賞魚愛好者一般都不養金魚,主要是養一些熱帶魚、海水魚、錦鯉。說道錦鯉,這個和金魚對溫度、水質、PH值環境要求相同觀賞魚,市場前景不錯。據說,在廣交會有一條錦鯉,竟以40萬人民幣的高價成交,比紅龍的價格還要高。
東郊市場的郭女士是專營中檔金魚和錦鯉的商戶,據她介紹,金魚有時幾天都不開張,目前主要是靠銷售錦鯉。
導致目前這種現狀,主要原因是人們對金魚的熱衷不如前幾年了;部分人群感覺金魚沒有熱帶魚好養;也有一些人認為,飼養金魚品味低,不如一些進口的龍魚,海水魚,所以現在一些金魚養殖大戶都把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