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又到金秋吃蟹時,由于價高貨少,仿冒者多,市民怎樣才能吃上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呢?記者昨天獲悉,今年上市的陽澄湖蟹將“披金戴銀”,采用全新的防偽辦法,確保市民能夠嘗個正宗。
陽澄湖蟹今年預計產量在1000噸左右,較去年增加了近20%。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大閘蟹消費地,每年將消耗200噸以上的陽澄湖蟹。本月19日,在市水產協會和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共同推薦下,上海美林閣、蘇浙匯、譚氏官府菜等十幾家大型餐飲企業與陽澄湖特種水產養殖基地的“錦大閘”等品牌蟹種簽訂了今年的供銷合同,此舉也標志著從昨天起,今年的陽澄湖蟹正式“爬”進上海灘。
而據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楊維龍會長介紹,今年進入上海市場的陽澄湖蟹將不再有激光防偽標識,而改為戴“金戒指、銀鏈子”。因為蘇州市質監局通過招標,發明了一個套在蟹腳上的特殊材料制成的環,一鎖住便無法正常打開,除非強行破壞。環上印有經銷企業的商標和18位短信數碼防偽專用號。消費者只要將號碼輸入短信或電話查詢系統,立刻就可辨識真偽。而“錦大閘”、“蘇陽”等8家進入上海市場銷售的陽澄湖蟹為保證品牌還加了一道關,即每一只經公司檢驗的蟹都帶有該公司特制的“銀鏈子”,上面寫有公司的蟹標簽和出身證明。如此雙保險再加上質量跟蹤單,相信市民可以放心品嘗了。
至于市民關心的價格問題,楊會長表示由于餌料成本的增加,今年的價格將略高于去年。前不久協會已組織經銷商和蟹農集體議價,并公布了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收購指導價為每斤112元(三兩雌,四兩雄),平均比去年漲了7元。而上海水產協會范守霖秘書長提醒消費者,由于數量不多,今年陽澄湖大閘蟹基本上都銷往各大定點酒店、餐飲企業和大賣場,集貿市場內幾乎沒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