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肉滿脂豐的新蟹尚未上市,老蟹、雜蟹卻趁著斷檔期大賣身價,這便是時下河蟹市場的真實寫照。據記者昨日走訪滬上幾個主要水產市場所了解到的情況,目前水產市場上仍在零星售賣的河蟹總體質量水平都不甚理想,無論是在品種、個頭,還是烹煮之后的口味上都讓人難以保證。
雖然離7月份大閘蟹正式上市還有一段時間,品質不算很好的河蟹目前仍有很大的市場利潤空間。據銅川路水產品市場某家蟹行為記者開出的市場價單顯示,200克左右的河蟹(雌)的市場批發價仍然維持在每500克40元的標準內浮動,而個頭稍微小一點的,質重在150克以下的毛蟹也并沒有因為品種的羞澀而自降身價,18—28元每500克不等的賣價在業內人士看來也并不是一個十分適宜的價格。目前市場上所售賣的河蟹大多為人工養殖,并不純正的蟹種養殖造成了時下絕大多數河蟹雌蟹無“黃”,雄蟹無“膏”。
銅川水產市場的市場調查員戴鴻根為此分析道,5月是河蟹供應最為短缺的時節,只有等到7月大批量的新蟹上市,才會把總體的市場價格壓下去。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