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2月17日裁定,來自中國、巴西、厄瓜多爾、印度、泰國和越南等六個國家的蝦類海產涉嫌傾銷,而曾名列美國反傾銷訴狀中的印尼和菲律賓兩國則未被裁定。受此影響,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可能將尋求自保,。記者昨天了解到,上海和舟山等地部分蝦出口企業已經開始暫停出口歐美,以避免出口貨物血本無歸的風險。
2月初,印尼漁業部長提出將禁止進口中國蝦,隨后,印尼國民漁產聯合會稱禁止進口中國蝦的禁令將受到漁農歡迎。上海漁業信息網的專家表示,印尼的這種行為可能會引起其他國家的連鎖反應。印尼、菲律賓和馬來西亞是中國蝦出口最主要的轉口地,此前,美國提出反傾銷議案時,印尼和菲律賓是在議案之中的,而本次印尼提出禁止進口中國蝦,實是出于自保考慮。而菲律賓和馬來西亞也完全有可能模仿印尼,對中國蝦設置進口限制。
上海京海水產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葉科峰昨天向記者訴苦:“出口歐美風險實在太大了,我們已決定基本不做歐美出口了。現在,我們基本上只做出口日本的訂單。”據介紹,上海京海水產有限公司每年的總出口額達500萬美元左右,屬于舟山比較大的水產品出口企業,全年出口絕大部分靠蝦,遭遇反傾銷后,對企業影響還是不小。葉表示,由于印尼是中國蝦出口歐美最主要的轉口地,如果印尼禁止進口中國蝦,那么中國蝦進入歐美市場則又被關閉了關鍵的一扇門。
上海水產協會副會長孔慶遠表示,上海基本沒有出口到印尼去的蝦,大多數是出口到歐洲和美國的,所以,印尼的動作,對上海本地的蝦出口企業影響不大。由于我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相當高,達到了40%以上,我國與多個國家有貿易摩擦是正常的。不過,這些摩擦對浙江和廣東等地的蝦出口企業可能產生不利。
據了解,這些貿易摩擦已經給中國水產品出口企業帶來極大傷害。據了解,浙江舟山市最大的水產品出口企業──華盛水產品加工廠在2002年一年內就損失400萬美元的外匯,幾乎占了該廠出口數量的三分之一。而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年出口蝦在4000萬美元左右的舟山海力升公司,估計今年出口歐美的蝦將下降至少50%,涉及金額在2000萬美元以上。而帶頭與美國打官司的舟山國泰公司,預計今年僅蝦的貿易損失額也至少是上百萬美元。
鏈接中國蝦位居水產品出口首位據海關統計,去年我國水產品進出口總額達79.7億美元;其中出口額54.9億美元。其中,蝦類產品出口增長迅猛,已超過鰻魚成為我國水產品出口創匯第一大品種。
農業部漁業局市場與加工處有關負責人提醒,由于我國水產品出口量大價低,且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很可能會遭到貿易壁壘的限制。
2002年,歐盟委員會作出封殺中國包括水產品在內的所有動物源性食品進入歐盟的決定,至今尚未撤銷;2003年,中國蝦被日本海關多次攔截,因抗生素或氯霉素超標的問題滯留日本;2004年年初,美國裁定中國等六國在內的蝦企業存在傾銷行為,中國蝦遭267%的高關稅威脅;2004年2月,印尼漁業部長提出將禁止進口中國蝦。
編輯:陳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