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南方漁網訊 9月16日東海開漁后,經過3個月休整的萬艘浙江漁船齊刷刷沖出各個港口。這幾天,首批出海捕撈的漁船陸續返港。從舟山、寧波和臺州幾個海洋漁業重地的情況來看,開漁后第一批捕撈的產量比去年高,今年有可能是個豐收年。相應地,國慶期間的海鮮市場會比較豐富。
第一網開了個好頭
“浙椒漁運092”的船員手捧滿筐的黃魚、鯧魚、帶魚等回到了椒江。他們一個個滿臉喜悅。據船老大老胡介紹,為搶在第一時間魚貨上市,這些天,幾乎所有的漁船都是爭分奪秒、日夜兼程地往回趕,“只要一靠碼頭,就能銷售一空。”
在舟山沈家門卸貨碼頭,船老大們普遍反映今年“第一網”收成要比往年好,尤其是帶魚。這次舟山出海的上千艘船只中,大多數船只的產值在4到6萬元左右,好的可以達到10多萬元。玉環縣海洋與漁業局捕撈科科長蔡世超這幾天接連跑了好幾個漁村摸底。雖然大部分船還沒有返航,但從早出晚歸近海作業的漁船來看,“應該是好消息”,產量有所增加。
記者從臺州椒江區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首期出海的單雙拖漁船生產產量跟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增加。
據象山海洋漁業局捕撈科的消息,今年各種魚類的產量普遍都提高20%左右。
總體收成情況還不明朗
但即便開了個好頭,椒江區海洋與漁業局執法大隊負責人還是替漁民朋友今年的收成擔心。
他說,由于遠洋捕撈船的漁船還沒有返航,全面的捕撈情況還不明朗。海洋漁業資源不豐富,漁民捕撈成本大。為了能捕到魚,他們將漁船開得越來越遠,油耗很大,油價又比往年要高。同時,船員的月薪也比去年同期平均高了300元左右。所以,今年漁民實際效益能不能增加還是個未知數。
三門縣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目前只是掌握了少數船豐收了,還無法預期整個形勢都是樂觀的。
臺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處長金鋒說,開漁才沒幾天,目前還無法統計漁民首期出海產量到底是增加還是減少,只有等到月底統計數字出來了,才能看清楚。
象山海洋漁業局捕撈科工作人員也表示,雖然現在看產量提高了,但10月以后的情況還很難說。
預計今年是個豐收年
采訪中,大多數漁業官員都相信今年應該有個好的收成。
首先,經過幾年伏休,再加上各地前幾年增殖放流了不少魚苗,漁業資源有所恢復。在伏休前幾天,舟山一艘進行深水流網作業(沒有列入伏休的一種捕撈形式)漁船捕到了一網野生的大黃魚,有幾十噸,這是多年未遇的情形了。
其次,今年浙江遭遇了多起臺風,雖然給人民的財產造成了大的損失,但對于海洋漁業來說卻是個利好的消息。因為臺風的巨大風力引起海浪劇烈運動,海洋底層的營養物質翻騰了上來,魚的食物多了,有利于其生長。
臺風客觀上也對保存漁業資源有好處。臺風期間,原來在淺海進行張網作業的漁民擔心魚網被臺風刮破而停業。同時,臺風來了,魚兒會成群結隊地從淺海區游向相對平靜的深海區,更好地保存了自己。
市場價格穩中有降
臺州市椒江水產品交易中心是華東最大的水產品交易中心。隨著漁船陸續返回,該市場內天天人聲鼎沸,水泄不通。交易中心碼頭上,上百艘漁運船鱗次櫛比,漁運車排成了長龍。
市場值班室工作人員老潘說,今年漁貨總量上升了,各種水產品價格這些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些降幅較大。中檔帶魚開漁前要五六元一公斤,現在只需要三四元甚至兩元即可;3至5兩大小的鯧魚以前每公斤為十四五元,現在只需要八九元了。
不過,并非所有水產品的價格都有所下調,比如鮮蝦的價格就沒怎么變化。
市場里做水產生意的老板們說,目前上市魚貨以魷魚數量最多,其次是帶魚、小黃魚、墨魚、鯧魚等,蝦和蟹相對要少一些。
受大量新帶魚上市的影響,舟山水產市場上的帶魚價格下降。
舟山海洋漁業局捕撈處介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小條的帶魚上市比較多,但個體較往年比稍小點,而小黃魚中大條的比較多,估計價格要比往年便宜些了。
寧波江東水產批發市場總經理戎永敢說,開漁前由外地貨源為主的情況已經改變,現在寧波的海鮮基本上是以東海的為主了。
戎永敢介紹,該批發市場每天的成交量有200多萬元。到貨的有帶魚、鯧魚、小黃魚、鮫魚和蝦等,其中以帶魚居多,估計占到20%左右。帶魚的價格比往年下降15%-20%。小黃魚的產量比去年多,每公斤批發價在6至12元之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