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正確的診斷魚病和用有效的藥物是治好魚病的前提,而缺乏適當的施藥方法,就會影響藥效,甚至造成池魚藥物中毒的嚴重事故,實際生產中,必須選用正確的用藥方法,使藥物充分發揮效能,同時避免或減少藥物對魚體的有害影響。
一、用藥濃度的靈活性
常用藥物劑量的選擇,應在藥物的安全濃度范圍內,選擇對病原體有效的最低劑量。
(一)針對不同的水溫和水質,用藥濃度應靈活變化,如我場一魚池水深1.2米,面積1854平方米,由于水質較肥,曾每667平方米用塊狀生石灰50千克,大大高于平時用藥劑量,一般來說,低溫和水質較肥時,藥量應適量提高,反之則適當減少。
(二)對不同的魚類和不同的規格,用藥劑量也應不同,如敵百蟲對鯉科魚類常用濃度0.5ppm很安全,而該濃度用于鱸魚、鱖魚、淡水白鯧則會引起死亡。
二、用藥總量的準確性
在了解用藥對象,確定用藥濃度的基礎上,計算某一塘口用藥的總量,應根據內服法和潑灑法分別確定。
。ㄒ唬姙⒎ㄖ委
首先要正確丈量水的體積;即先測出魚池的平均深度h(至少要測3-5點),再根據魚池的不同形狀,測出色池的面積S:新開池塘S=S1+S2+S1*S2/3(S1=水面面積,S2=池底面積);多年未整修魚池S可近似用S1代替。水體體積V=S*h。
(二)內服法治療
根據發病魚的生活習性,選用浮性餌料或沉性餌料做成藥餌,兩種藥餌的劑量基本沒變化,不同之處是主料,浮性餌料是米糠和麩皮,沉性餌料是菜餅粉或豆餅粉,同時要把同池的雜食性魚類如鯉、鯽、鳊、羅非魚等重量計算在內。
三、用藥方法的正確性
。ㄒ唬姙⑺幬镏委燈~病時,應先喂食后潑藥,禁止邊喂藥邊投喂,對不易溶解的藥物應先充分溶解,而后全池均勻潑灑,目的避免魚“誤食”。
。ǘ姙⒌臅r間應在晴天上午9時或下午4時,避免中午陽光直射時施用,夏季潑灑藥物一般在下午4時以后。
(三)潑灑的位置應從上風處逐步向下風處潑灑。
(四)內服藥物時,應先停喂1天,而后投喂,病魚恢復健康后,投餌量一般為正常量的50-60%。
四、魚類病原體的抗藥性
在選用魚藥時,宜采用幾種藥物交替使用或混用的方法來避免或延緩病原體產生抗藥性。
五、發病的周期性
在調查魚病時,應根據魚病發生的周期性來分析和判斷病因,在魚病防治中,積極貫徹無病早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針,對確保養殖高產、穩產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