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由于甲魚飼料的質量優劣,不但直接影響甲魚的健康養殖,也會影響養殖的經濟效益。然而甲魚飼料的優劣,每次用現代化儀器檢測不但費用高,時間也較長,非一般養殖單位容易做到。但僅靠觀察飼料表面的顏色、氣味和形狀還很難確定,因目前有許多添加劑都能使飼料表面指標達到要求,但實際的質量效果,在甲魚養過程中,往往要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現顯現出來。到發現時往往為時已晚。現簡單介紹一種通過觀察糞便與水色來判別甲魚飼料優劣的方法,僅供參考。
不管是苗、種、成鱉的飼料,當甲魚攝食后,在正常的養殖環境中,排出的糞便,會因飼料的質量不同而別。首先是觀察當天排出的糞便形狀。一些甲魚排出的糞便很長,有的甚至一頭還粘連在肛門上,還有的呈卷曲狀。這說明飼料中不易被甲魚消化吸收的物質比例過多,如一些植物蛋白。特別是沒經過活化處理過的植物蛋白。再則是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飼料原料比例過多,如普通生淀粉,面粉等。而質量好,易消化吸收的甲魚飼料被甲魚攝食后,拓出的糞便很短,更不會粘連在甲魚的肛門上。二是看糞便的顏色。正常的糞便,如是優質動物性飼料為主的,糞便的顏色應是灰綠色或灰白色。如是淀粉或植物蛋白飼料比例過多,糞便就會呈乳白色。如飼料中有黃色素等添加劑,糞便還會呈淡黃色。三是看水色。有些地方在水下投喂飼料,糞便很難看到,就可看水色判別,因糞便是直接改變水色的主要因子。通常鱉池的正常顏色為淡綠色,如是正常優質飼料的糞便污染的水色先呈褐色,繼而嚴重時會呈黑色,并有很難聞的臭味。然而有的工廠化溫室的池水呈乳白色或淺黃色并有些腥味或發酵味,這也是吃了不易消化吸收的飼料后排出的糞便分解所致,應引起注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