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種 水池面積以1330-1340平方米為宜,水深2米左右,避風向陽為宜,每667平方米水域投入魚種2萬尾。在并塘前(水溫10℃左右)7天左右停止投餌,選擇晴好的天氣拉網鍛煉2次,然后進行篩選、過數、并塘。要進行分類單養,即同一池塘放同一規格的魚種。池水要保持一定溫度,晴好的天氣(氣溫在6℃以上)需要投放少量的餌料。魚池封凍后,要敲漏水層通氣,以防池魚缺氧死亡,并要注意防止水鳥危害。
親魚 越冬前,要盡量灌滿池水,使冰下水深達到1-1.5米,并施用適量的農家肥,以使結冰后的池水中能維持一定數量的浮游生物,既可保持池水中必要的溶氧量,又可滿足鰱、鳙等魚微弱的攝食需要。結冰后,應打開冰層,或用手鋸將冰順風向割去一塊;水溫較高的地方,仍然可以適當進行投餌、施肥和灌注新水。
鱖魚種 選擇避風向陽,面積為667-2000平方米,水深2米以上的魚池作越冬池。當水溫降到10℃左右時,選擇晴天進行并塘越冬,每667平方米囤養規格為10-15厘米長的鱖魚種3000-5000尾。拉網前15天應逐漸控制池塘中餌料魚類的數量。拉網、捕魚、選魚、運輸等操作應小心細致,避免魚體受傷。水質要保持一定的肥度,在池塘中可投放一定數量的餌料供鱖魚攝食。冰封季節長的地區,還應采取增氧措施,以防池塘缺氧。
黃鱔 入冬前,黃鱔需大量采食貯積養分。因此,當氣溫下降到10℃左右時,就應投喂優質餌料,使之達到膘肥體壯,以利于安全越冬。當氣溫下降到15℃時,黃鱔處于休眠狀態,不出洞,也不覓食,這時可將池水排干。為了保持池泥濕潤和溫暖,可在上面覆蓋少量的稻草和草包,以免黃鱔凍傷致死,并注意防止老鼠和畜禽的危害。
青蝦 主要是幼蝦、親蝦的越冬,要選擇大小適宜、避風向陽、水深1.5米以上,且水草較多的池塘作越冬池塘。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放水草150-200千克或柳樹根25-35千克。如果是幼蝦越冬,應從12月下旬開始,選擇晴天放養,幼蝦規格為每公斤2000-3000只,每667平方米放養20-40公斤。嚴冬季節,要防止池水結冰。一旦結冰,要及時敲碎冰塊,嚴防蝦缺氧窒息死亡。
河蟹 一般要求當年達到商品規格。如果因品種原因未能達到,就要考慮越冬。一般在立冬季節,選用土池作越冬池,池內要有高出水面的土墩。水深1.5米,盡量不使水池結冰。池內要多種水草,池埂要鋪設柴草,使雪水不能直接流入池內。池內還可以適量加些食鹽,這樣既可以增加池水的滲透壓,降低冰點,又可以滿足河蟹生理所需要的一定鹽度。
蚌 水溫偏低時,為了防止冰凍損傷蚌體,應加深水位,或將蚌下降到深水層,但不能觸及池底,同時應使水體保持一定的肥度。冬季,要敲碎水面封冰,以免水體缺氧。
牛蛙 如在7月中旬產的卵,可用減少投餌、加深水位等控制方法,使蝌蚪于未變態前進入嚴冬。這樣,到翌年5月進入變態的幼蛙體重可達15克。蝌蚪在水深60-100厘米的池底泥下15厘米處進入冬眠。如果水太淺,結厚冰會造成牛蛙死亡。如果是幼蛙,應在越冬前投足餌料。當水溫下降到10℃以下時,幼蛙便開始冬眠,此時必須設置適宜牛蛙越冬的場所,讓牛蛙安全越冬。成蛙則可以自然打洞或潛伏到水底越冬。
鱉 當年幼鱉越冬前體重一般只有5-15克,因此,停食前要適當增加含脂肪量較高的餌料。冬眠池塘可利用原來的室內培植池,先將池水排干,再加泥砂30-40厘米厚,加水5-10厘米深,每平方米投幼鱉150-200只。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