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魚種經過池塘秋季培肥后,體質一般較為健壯,容易適應網箱環境。同時,大水面沉箱越冬,不僅魚種體重消耗比池塘越冬的魚種少,而且越冬結束春季起箱后魚類開始吃食也較早,生長期較春季進箱魚類延長了約1個月的時間,魚類生長速度快,產量明顯提高。沉箱越冬的魚種與春季進箱的魚種相比,生長速度約快30%左右,出箱規格大35%左右。因此,魚種秋季進箱越冬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投放模式。其操作技術要求如下:
1.進箱時間。進箱一般可選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進行,水溫15℃~18℃時較為適宜,水溫低于10℃時不宜進行。
2.魚種消毒。進箱前的消毒工作可與魚種運輸結合進行,即在運輸到達目的地前20分鐘~30分鐘,將藥物溶化后放入運輸帆布簍或魚桶內。一般可選用亞甲基藍或水產專用紅霉素,藥物使用量要準確計算,不可隨意估量。
3.網箱準備。魚種進箱前7天~10天將完整無破損的雙層網箱放入水中,使網箱表面能夠附著一層藻類或沉積物質,然后再投放魚種,減少新網箱對魚體的擦傷。
4.入箱管理。魚種進箱后應投喂一段時間的藥餌,使魚種在起捕和運輸過程中受傷部位得到及時恢復,減少因感染而發生魚病的幾率。
5.沉箱前的管理。沉箱越冬前一定要飼喂餌料,直到魚種不吃為止。水溫約5℃~6℃,以保持越冬前魚類體質健壯,不要因過早停食造成魚類體質虛弱。
6.沉箱時的水溫掌握。沉箱時水溫應選擇在4℃左右,這時水體上下層水溫基本一致,上下層水體對流結束,魚類下沉時生理狀態穩定,不會因水層的變動而產生不安現象。
南方漁網編:陳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