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雄性率高是提高羅非魚產量的重要因素,但養殖戶買苗時往往難以判斷雄性率,這個問題現在有辦法解決了。8月19日,惠州市水產科學技術研究所舉行了“羅非魚雄性率檢測方法交流會”,惠州市水產科學技術研究所王正印所長介紹了該所的最新檢測方法,獲得與會專家一致好評,均認為該技術可為養殖戶購買優質雄性羅非魚苗提供極大幫助。雄性羅非魚生長率較雌性快40%-50%,而且雄性率高也是提高羅非魚產量的重要因素。目前羅非魚種苗生產和銷售市場魚龍混雜,虛報羅非魚苗雄性率欺騙養殖戶的現象時有發生。這不單給羅非魚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且影響整個育苗行業的信譽。
通常養殖戶購買羅非魚苗時檢查雄性率是在魚苗長到50克,10多厘米大小的時候,在魚苗池中隨機抽取一定數量的魚苗進行檢查,檢查數百條之后,大致可以確定該魚苗池內魚苗雄性率的高低;葜菔兴a科學技術研究所的這一檢測方法,也是隨機抽檢,但是在準確率、檢驗魚苗規格大小上有了突破。該檢測方法采用固定、染色的辦法,通過顯微鏡觀察雌雄羅非魚不同性腺細胞染色的不同來區分雌雄羅非魚,檢測1尾魚苗只需要3-4分鐘,如果兩人合作,效率還會大大提高,而且所需的羅非魚規格在2.5厘米即可。與通常肉眼觀察性狀的辦法相比,將可區分雌雄性的羅非魚個體規格降低,辨別準確率提高,養殖戶在購苗前即可用此法準確測知羅非魚苗的雄性率,如果操作方法準確到位,可以百分百區別雌雄性羅非魚。操作人員經過簡單培訓即可勝任該項工作。
該項技術作為非營利性機構的惠州市水產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之一,對當前羅非魚養殖業的發展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廣東省水產病害防治中心、水產種苗種質檢測中心專家參加了此次交流會,對這一檢測技術都給予了很高評價,認為該技術為廣大養殖戶正確選擇優質羅非魚種苗提供了很大的技術支持。
交流會后舉辦了首期羅非魚苗種雄性率檢測方法培訓班。由惠州市水產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王正印主講,省水產種苗種質檢測中心,廣州市、惠州市和揭陽市水產推廣站等20多位技術人員參加了本次培訓。通過培訓,學員們基本掌握了羅非魚苗種雄性率檢測的方法,為今后進一步完善羅非魚苗種管理、增強技術推廣人員的服務手段打下良好基礎。
南方漁網編輯:陳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