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所謂養殖周期,通俗的解釋是指某一批種苗在魚塘里養成上市的商品魚所耗費的時間,生產上往往以年為單位。鯉、鯽魚和大口鲇的養殖周期一般是1-2年,草魚、青魚、鳙、中華倒刺鲃、長吻鮠、團頭魴的養殖周期一般是2-3年。養殖周期的長短,直接關系到成品魚的規格(個頭大小)、單位面積的產量和養殖效益的高低,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討,希望對養殖戶們有所啟發。
1.在人工精養條件下,飼料成本是生產成本的大頭。適當縮短養殖周期有效降低飼料成本,相應地就提高了養殖效益。眾所周知,一般養殖魚類在性成熟前體重的增加是一年比一年快,性成熟后則相反,而且年齡越大生長越慢(以相對增長表示),但維持其生存的基礎代謝所耗費的營養物質卻越來越多(生產上表現為飼料系數升高),所以養殖周期過長(特別是拖到性成熟以后)對養殖者來說是不利的。適當縮短養殖周期(鯉、鯽、大口鲇等可一年養成,草魚、團頭魴等兩年養成)能充分利用品種自身所具有的階段生長優勢這個生物學特性,降低飼料系數和生產經營風險,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最近幾年,常出現魚價波動較大的情況,許多養殖戶的對策是魚價低了我不賣,壓塘待漲。其結果,延長了養殖周期3個月到6個月,沒有賺到錢不說,還影響了第二年的生產計劃,真叫“賠了夫人又折兵”。為什么?因為魚價的低谷都出現在每年的國慶到元旦(或春節)之間,如果此時你的魚不出塘銷售,那么魚將在塘里越冬,越冬是要失重的,一般要失重15%-20%,開春后投喂的飼料首先要滿足恢復性生長的需要,隨后才有增長性生長,恢復性生長所用飼料是沒有經濟回報的;其次,節后魚價一般會有回升,但千萬別忽視了節后鮮魚的消費量會有明顯下降,如果回升的魚價沒有達到你的期望值,或者銷得很慢,你將可能被迫繼續壓塘,這就會影響第二年的生產安排了。因此,我們主張“順價銷售”。
2.魚種成本在生產成本中居第二位,因此降低魚種成本也是養魚增效的一個有效方面。適當延長養殖周期、生產出規格更大一些的商品成魚無疑可以達到這一目的。例如目前鱘魚在西部地區市場上受歡迎的規格是尾重1.2-1.5斤,超過1.5斤的鱘魚每斤要便宜1元錢左右,大于2斤的鱘魚簡直就沒人要了,為此,我們盡可能將鱘魚養到尾重1.5斤時才上市,這樣就攤薄了魚種成本,效益相對地提高了。其實,在魚種價格相對較高或魚種供應比較困難的地區,都適宜采用稍長一點的養殖周期,大水面(江河湖庫)的增養殖也是飼養周期長一些更為有利。但切忌降低魚種成本,不顧市場需求盲目生產大規格商品成魚,否則其市場風險可能置你破產。
3.不同規格的商品魚,市場售價不同,應充分考慮消費者的需求設計養殖周期。一般情況下,年齡大的魚個頭也大,大魚的食品價值和營養價值比小魚高。例如,一條體重500克的二齡鯉魚,可食部分占體重的49%,每500克魚肉含熱量580大卡,而在相同條件下養殖的一條體1500克重的三齡鯉魚,可食部分達55%,每500克魚肉含熱量807大卡;又如體長36厘米的白鰱,其蛋白質含量13.4為%、脂肪含量為4.4%,而體長51厘米的鰱相應的數值則是17%和6.4%。但消費者往往對各種魚的大小規格有一定的偏愛,顯然這種偏愛不一定和營養價值相符合,可這種偏愛絕對會在市場的價格定位上起作用。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和保證養殖者的切身利益,目前在確定養殖周期時,對這種主流偏愛還不得不充分考慮。
4.從生產管理自身的角度考慮,盡量縮短養殖周期是最經濟、最實惠的,因為養殖周期短,資金周轉快,魚塘租金和水電費等的攤銷少,有得于擴大再生產,同時生產工序相對較少,風險也小,因而對安排和組織生產都十分有利。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按市場規律辦事,一味追求縮短養殖周期并非明智之舉。
5.對一些苗種價格昂貴、但在較高齡期間生長速度仍然較快的品種或者是作為深加工對象的品種,可以采取較長的養殖周期,如鱘魚、胭脂魚、大口鲇、斑點叉尾鮰等等。
6.生產經驗表明,在同樣的養殖條件下,若既要求養成較大規格的商品魚,又希望縮短養殖周期,就必須采取稀放魚種和投喂好料的技術措施促魚速長,但稀放的結果往往會導致總產量降低。相反,增大放養魚種的密度盡管能夠提高總產量,但由于魚長速慢,又會延長養殖周期。因此,掌握合理的養殖周期對提高養殖效益是至關重要的。
所謂合理的養殖周期,應該是指能確保該種魚的正常生長速度養到成品規格所用的最短時間,魚種放養密度必須與此相適應,以保證魚有一個正常的長勢,否則就是片面的。這里應當強調,合理的養殖周期也僅僅是指按計劃絕大部分魚達到了上市規格,并不是所有的魚都必須達到同樣的規格。事實上,同一養殖周期內的魚總會有一小部分達不到出池規格,這部分魚都將作為“斤兩魚種”連續飼養,并非作為次品處理。對養殖戶的要求是: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和手段,盡量加快池魚的生長,使盡可能多的個體在計劃的養殖周期內達到甚至超過規定的出池規格,從而達到能謀取更多利潤的目的。
南方漁網編輯:胡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