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日前,記者在板芙鎮見到整治一新的水產養殖區,但見魚塘成方,路橋通達,排灌自如,養殖環境煥然一新,塘間路中不時見到汽車通過。“我們今年整治了400多公頃,全部通路通水通電,單租金每畝就增加400元以上……”板芙鎮農辦的人員告訴記者。
整治魚塘,主要是清淤、挖深、擴路,整治養殖環境。據業內人士透露:整治過的魚塘,水污染少,病害明顯減少,水產品質量提升,生產成本下降,經濟效益提高。養殖同一品種魚每畝平均增產20%。此外,新整治的魚塘養殖區路網四通八達,漁業生產與流通不再受困于路,過去生產、流通落后的狀況得到改觀,魚蝦上市和生產資料運送由過去以漁船作運輸工具轉為汽車,不但減輕了養殖戶的勞動強度,降低生產成本,而且縮短運輸時間,保證魚蝦流轉鮮活率,魚蝦售價因而比周邊地區高出5%至10%。
高標準整治的魚塘,也使現有魚塘資源和生產潛力得以充分挖掘和釋放。通過整治,目前全市形成了不少廣袤連片的養殖區,符合大生產、大流通的要求,同時具有增產、增收、病害少等優勢,引發養殖戶爭相投包的熱情,不少養殖戶投包魚塘成百上千畝。
同時,鎮區還積極把新的養殖區創建為省級無公害水產養殖基地,推動我市無公害生產發展。目前,我市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的基地25個,認定面積6000多公頃,占全市養殖面積的25%。
編輯:王宇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