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加注新水
應選擇在晴天下午2~3時給魚池加注新水,加水量為魚池正常蓄水量的1/3。傍晚時禁止加水,以免引起魚缺氧浮頭。
二、藥物改良
適合于改良水質的藥物主要有兩種:(1)生石灰。每畝水面每米水深用15~20公斤,化漿后全池潑灑,一般每10天潑灑1次;(2)光合細菌。光合細菌具有凈化水質、增加水體溶氧量的優點,還可作為濾食性魚類的餌料,特別適用于高產魚池和城郊富營養化養殖水體的水質改良。使用濃度首次為5×10-6,以后為3×10-6,每20天全池潑灑一次。
三、機械改良
使用最普遍的水質改良機械是增氧機,其中以葉輪式的效果最好。每畝水面按0.6~0.3千瓦配備。其開機原則是:晴天中午開,陰天清晨開,陰雨連綿天氣半夜開,每次開機時間為1~4小時。此外,還可用具有抽水和吸出塘泥功能的水質改良機改良水質,一般在晴天中午開機,噴泥2小時即可。
四、水生植物改良
把浮萍和鳳眼蓮等水生植物移植到魚池,既可改良水質,又可為魚類提供棲息場所,還可為草食性魚類提供優質青飼料。移植方法是:用竹竿或木桿攔截一塊水面,面積約占總水面的1/3,然后將浮萍和鳳眼蓮等水生植物移植于其中,每畝水面移植浮萍15~20公斤、鳳眼蓮100~200公斤。
以上四法,仍需與合理施肥相結合,才能更有效地改良水質。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