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網箱養魚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項高科技新推廣養殖項目,經過近幾年搞投餌網箱養魚和不投餌網箱養魚的具體實踐,網箱養魚魚病預防和治療是網箱養魚技術關鍵之一,它關系到網箱養魚成功與否。現將網箱養魚魚病預防與治療技術關鍵總結如下:
1新網箱要在水中浸泡7天以上,讓網箱長些青苔或附些其它藻類使用衣光滑,以免擦傷魚體引起魚類發病。
2魚種入箱前一定要經過藥物消毒,以殺滅魚體上的病蟲害,防止魚病傳入。常用2%的食鹽水浸泡15~20分鐘。
3確定專人管理,密切觀察魚類活動和吃食情況,勤洗網箱,勤撈箱內污渣,及時撈出箱內病魚、死魚深埋岸上地下,保持網箱、水體環境衛生,達到預防魚病的效果。
4餌料要新鮮清潔,腐爛變質餌料一定不能投喂。在苗種運輸、分箱、抽樣檢查魚類生長情況時操作要細心,動作要輕柔,防止魚體受傷,感染魚病。
5在養殖期間,特別是5~9月份魚病流行季節,在網箱中間用漂白粉掛袋,每袋(用紗布或塑料袋用針扎小孔)裝250克或用硫酸酮100克與硫酸亞鐵40克混合掛袋,同時投喂餌料要投置藥袋附近,讓魚類搶食時不停地碰動藥袋,使藥物慢慢均勻擴散至箱中,殺死魚體上的病蟲害(此方法外用)。
6投喂藥餌(內服藥):每日每百公斤魚用磺胺噻唑(ST)10克,投喂6天,第2~6天藥量減半。或用呋喃西林4克,投喂3天,也可用氯霉素5克,投喂4天。土霉素2.5克,投喂5天。大蒜1公斤,連喂6天,一般每天使用1~2次。可防治細菌性傳染病。
7藥物浸洗:操作要小心,藥量可根據水體體積而定,常用藥物為漂白粉(濃度8×10-6)和硫酸銅(濃度6~8×10-6)。 總之為了減少或避免魚病的發生,應采取“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做到把好網箱養魚魚病防治與技術關鍵,進一步提高網箱養魚種成活率、網箱養魚產量和網箱養魚經濟效益。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