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親體選擇是根本
自用金魚從小就要注意育肥,但應注意產卵前不能培育太肥,否則親體產后易死亡。培育幼魚要選擇體長背寬、品質特征明顯的魚,稀放,勤換水,投餌充足,餌料中加入適量添加劑使成為全價營養(但對蝶尾之類體態苗條的金魚則不用催肥)。催肥期月以0.5%的碳酸氧鈉浸洗魚體兩次,每次15--20分鐘,對金魚生長和育肥有利。經一年培育魚體長可達13厘米,體重可達150克,已成熟,但因遺傳性狀不穩定,懷卵少,一般不作親魚用,最佳的繁殖年齡是2—3齡,過老也不好。不論是自留親體,或是從外地引種都要選擇性狀明顯,體大質好的純種金魚。對草金、龍金、高頭來說,一般副性特征明顯即可。其它金魚可把尾鰭作為純種標志,尾鰭柔軟、質薄、平展、發育勻稱者多為純種;尾鰭緊夾、質厚、弱小、發育不均勻的為不純種,不可留用。
2、產前準備很關鍵
每年3月底5月初,水溫穩定在15--20~C時,選好金魚親體,以l:1或1:1.5的雌雄比例分池單養,名貴種一個池只放1—2尾,適當精養稀養。產卵池1—2平方米,方形或圓形,內壁光滑,池子顏色宜深不宜淺。繁育前產卵池清理消毒后,注入用75目過濾網過濾的新鮮清水25--30cm深,放上消毒過的棕片或水草。產前親魚稀養在清綠色的水中。
3、產卵時應注意的技術要點
為了避免金魚品種間的混交,不同品種金魚,不能混養于同一產卵池中。當水溫穩定在18cC左右時(為防天氣突變,有條件的可在塑料大棚內繁育),(1)自然繁殖時將產卵池沖上新鮮清水,下午放人魚巢,將雌雄親魚按1:1.5投放池中。第二天黎明至10點,雌雄魚在水草中追逐并產卵受精。第一天若產卵少。第二天可能還產,第二天不產時,把親魚捕出放人親魚培養池,培育一周后再進行。注意放魚時要用水勺子撈取親魚,輕取輕放,防止擦傷親魚,產后感染死亡。(2)金魚的人工繁殖采用帶水授精法較為方便利,學。具體操作方法是:大瓷面盆中盛放適量清水和水草,用兩人分別兩手握住雌雄親魚,生殖孔相對,用大拇指輕輕擠壓雄魚腹部兩側精巢,待乳白色精液流出后,再輕輕擠壓雄魚腹部兩側卵巢,卵子產出。精卵在水中被水激活而受精。人工授精時采用的人工催產法與“四大家魚”催產法相似,但用藥量不同,每尾雌金魚注射60—120微克LRH—A,雄魚減半,注謝后一般8—20小時雌魚產卵,雄魚排精。在進行人工授精過程中,應避免精、卵受陽光直射,用黑遮陽傘遮光。操作人員要配合協調,做到動作輕、快,否則,易造成親魚受傷,引起產后死亡。
4、產后護理得當,可減免親魚死亡。
產后親魚很疲備,體質弱,易受到外界驚嚇和患病,若護理不得當,親魚死亡率極高,筆者通過近幾年的實踐,摸索出一套保護親魚的措施,可大大降低親魚產后死亡率。措施如下:
產后親魚采用背鰭基部注射磺胺嘧啶鈉+葡萄糖,用量為磺胺嘧啶鈉lmL尾/100克重,單魚單針,對于自然孵化的親魚,可在產后的第二天日出之前注射,人工孵化的親魚,立即注射。
產后親魚的放養水體,用增氧機增氧4—6小時/日,連用一周。放養水體顏色易深不易淺,水深控制在30—50cm左右,若水體顏色較深,30cm也可,這樣可有效抑制親魚性興奮,有利體質恢復。
產后親魚的投飼,不可立即投喂,否則易造成消化不良,甚至死亡。產后第二天,投平時量的1/3,一日一次,投喂時間,放在早晨6 —7,點。第二天后,視親魚的活動情況,可適當增加投喂量,一周后,更換親魚水體并消毒,消毒藥物這時可用生石灰,忌用有刺激氣味的藥物。若有受傷親體,可撈出,用3%的食鹽水藥浴5—10分鐘。
通過以上措施,保證了鎮平“神游”牌金魚的品質,并大大提高產后親魚的成活率。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