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黃鱔2—3齡成熟,懷卵量一般為200—400粒,個體大者達50。一1000粒。其產卵季節在每年的4—8月,產卵盛期為5—6月。
1.養殖池的建造家庭副業養殖以4—5平方米的水泥池或池底夯實15厘米的三合土池子為好。集體副業,可以十幾平方米為一池。池的深度在1.5米左右,池內鋪筑30厘米厚的肥泥,并在泥中摻上一些稿稈和豬、牛糞,以增加有機質,再投以石塊、斷磚等物,人工造成穴居的環境條件。池鋪好后,水深應保持約15厘米。池壁高出水面35。厘米左右。在與水平面相平之處設一排水口,排水口對面略高于水平面處設一進水口。
2.種苗放養初次飼養黃鱔的種茵,可采取籠捕野生的方法獲取鱔苗,選無病無傷,每條重約半兩的幼鱔飼養。已養黃鱔的地方,可采取保護好幼鱔越冬的辦法保存種苗。黃鱔苗種的投放,一般多用上一年繁殖的幼鱔,于4月份放養,以尾重25克左右為宜,每平方米放養l—2公斤,種苗宜大體均勻。
3.餌料與投餌自然繁殖孵化后4—5天的鱔苗,可投喂水蚤、輪蟲和綠藻等。成紹可投喂蚯蚓、螺肉、蠶蛹、野雜魚及動物內臟等。投喂蚯蚓生長最好,每8克鮮蚯蚓,能增鱔肉l克。黃鱔喜歡夜間找食,因此初養給餌時間宜于下午4—5時或傍晚。以后逐日提早投喂時間,約經10天的馴餌,即可在每日早9時或下午2時給餌,亦可隔日投餌,每日投喂量為鱔魚總體重的6%一7%,分早、晚兩次投喂。經馴化給食后,每天定時、定點投喂,鱔魚聽到器皿聲,便有大量鱔魚集中到投餌點,故投餌時應設置餌料臺。餌料臺是用木框和尼龍密網制成的餌料框,浮于鱔池某一固定位置上,讓黃鱔進入臺內吃食。水溫15—28度為其最適生長溫度,攝食增強,生長迅速。故此時要勤喂、喂飽。水溫10度以下時,則停止吃食,隨氣溫下降而進入穴居冬眠期。
4。飼養管理一般于投餌后1—2天即需換注新水,使水質良好。以利生長。夏季為防止池水溫度過高,可在池旁種瓜搭瓜棚,冬季要排干池水加草防寒。大小鱔應分級飼養,以防弱肉強食。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