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大菱鲆養殖進入秋末后至第二年春,易發生淋巴囊腫和盾纖毛蟲兩種疾病,此二病發病適溫均為10-20℃,尤其在15℃左右,因此要做好淋巴囊腫和盾纖毛蟲兩病的防控。 1. 淋巴囊腫病(LD)
由魚淋巴囊腫病毒引起。
病癥:病魚的體表、鰭、尾部等處出現許多小泡狀囊腫物,類似乳頭狀腫瘤,有的緊密相連,成桑椹狀;病灶呈白色、淡灰色、灰黃色,有的帶有出血灶而顯微紅色;嚴重患者可遍及全身,包括內臟組織器官。高密度養殖感染率可達90%。主要危害1齡魚。本病單純感染病魚一般不會致死,但外表難看,會失去商品價值。 2. 盾纖毛蟲病(嗜腐蟲病)
常見的病原有海洋尾絲蟲和指狀擬舟蟲等。
病癥:主要危害幼魚,死亡率高達80%以上。受感染的幼魚不能順利轉為底棲而上浮獨游,食欲不振或不攝食,體色變黑,粘液增多;一些嚴重感染的魚體體表、鰭、鰓蓋內側發紅出血,有的潰爛。鏡檢病灶組織或解剖瀕死病魚鱗囊內甚至腦顱內可看到運動活潑的蟲體。 3.兩種病的防治方法: (1) 發病池和魚(含使用工具)均應嚴格隔離。 (2) 謹慎操作避免魚體受傷。 (3) 有條件者可以升溫(22-24℃)養殖。 (4) 對于感染淋巴囊腫病的病魚,可用50ppm3%的雙氧水藥浴1-2小時,再升溫養殖(22-24℃),10天左右可愈;盾纖毛蟲病,定期(10-15天)用淡水浸泡15-20分鐘,或用150ppm的福爾馬林藥浴1.5-2小時/天,連續藥浴3-4天。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