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清淤整塘。秋冬起魚后,就應清除淤泥,最多只保留20厘米厚的淤泥,并在池塘四周用塑料窗紗扎上1米高的圍墻,防止蛙、鼠、蛇入塘。養殖池大小以0.067--0.134公頃、水深1米左右為宜,底土以保水性能好的土壤為佳,水源應采用無污染的河水、井水或庫水。
(二)魚苗投放。魚苗下池前1個月,每0.067公頃用生石灰50--80公斤,加水溶解后,用灰漿全池潑灑消毒。魚苗下塘前2周,每0.067公頃用100--150公斤發酵腐熟的豬、牛、雞糞施基肥,促進水中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投放魚苗時,當年的魚苗應達到1.5--2厘米長,密度每0.067公頃4萬--6萬尾。
當年魚苗下塘時,應特別注意孵化池的水溫、水質,與池塘水溫、水質相一致,防止溫差過大導致死亡。放養1齡魚苗時,需挑選頭型、鰭型、色彩、體型等方面都較好的魚苗下塘,有利于提高金魚品質和商品價值。在容易生長水草的魚池,可套養少量草魚苗。
(三)日常管理。魚苗下塘初期以投喂天然水域內撈取的動物性餌料為主,中期以投喂人工配合飼料(魚粉、豆餅、次粉、麩皮等)為主,后期適當增加飼料營養,以增強魚的體質。投喂量根據魚的吃食情況而定,一般日投餌量為魚體的3%左右。要注意水質管理。魚苗剛下塘時,水深以50厘米左右為宜。隨著魚體的長大,天氣轉暖,逐漸加注新水,至盛夏時將池水加深1米。入秋后水位適當下降。
(四)敵害防治。金魚游動緩慢,極易遭受敵害如泥鰍、蛙、蛇、鼠、鳥等侵害,應嚴加防范。
南方漁網編輯:胡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