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年兩季魚即上半年養成魚、下半年培育魚種。一年兩季魚可提高魚塘利用率,減少單位魚產量的塘租,提高漁業經濟效益。其管理技術要點如下:
一、魚塘的條件 ㈠ 面積適宜,深淺適度。考慮到網捕和干塘捕魚的可操作性,一般選擇面積3-15畝,水深1.5-3米的魚塘。 ㈡ 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由于一年兩季魚塘魚種、肥料、飼料、成魚的進出勞動強度較大,因而更強調交通便利。
二、準確掌握生產程序 準確掌握生產程序是一年兩季魚的重要保障。根據湖南省永州市的氣候條件,
歷年的經驗如下: 1-2月投放魚種—3-6月加強投飼—6月起捕銷售成魚—7月15日之前投放當年夏花魚種—8-10月強化培育—11-12月保膘一年底銷售魚種。 三、成魚管理技術要點 ㈠ 魚種放養。放養時間要盡量提早,不能遲于2月。早放養可以讓魚種早適應、早攝食。放養前15天魚塘必須徹底清塘消毒,清塘3天后施基肥。魚種要求規格一致,體質健壯,無病無傷,投放時必須進行免疫注射或浸泡消毒。魚種放養以大規格吃食性魚為主,放養密度可參照如下(尾/畝):0.2-0.50公斤草魚250尾,0.2-0.5公斤鳙100尾,0.05公斤良種鯽100尾。 ㈡ 加強飼養。一是提倡早開食,魚種投放后就以優質顆粒飼料馴食,到3月初可達到正常攝食;二是4-6月加強投飼,每天分2次以魚體重的3%-5%投喂,并搭配適量的嫩草、萵苣葉等青飼料。 ㈢ 水質調節。由于每天投喂飼料,水質容易惡化,應及時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增加水中溶氧量,使池水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使草魚不浮頭。必要時應配備增氧機,晴天中午開機1-2小時增氧。 ㈣ 加強魚病防治。主要防治赤皮、爛鰓、腸炎、體表寄生蟲病等病害,堅持以預防為主,每月進行1次水體消毒,每15天進行1次藥餌投喂。 四、魚種管理技術要點 ㈠ 魚種投放時應注意的問題。一是清塘消毒要徹底,殺滅野生雜魚;二是施足基肥;三是魚種捕撈、浸泡消毒時操作要細心,防止傷魚。 ㈡ 放養密度。可參照如下:每畝放養7厘米左右草魚種3000尾,5厘米左右鳙魚種5000尾,3厘米左右良種鯽魚種100尾(當年可養成)。 ㈢ 投餌施肥。投餌以顆粒飼料為主,7-10月強化培育期間應投魚體重的8%-10%,每天投喂3次。施肥應根據水色,以有機肥為主,保持水質“肥、活、嫩、爽”。若發現水質變差,應及時換水。 ㈣ 魚病防治。草魚種常見病有出血病和體表寄生蟲病,可用出血散、稀土魚藥拌飼料投喂預防出血病,每月用滅蟲靈1次殺滅水體寄生蟲。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