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浮頭的起因
1.上下層水溫溫差引起。盛夏時高產魚池水質很濃,上下層水體所接受到的光照強度強弱不一,光合作用強度也強弱不一,加上大量有機物質分解耗氧過多,容易導致池塘上下層水體溶氧量不均一。傍晚,在天氣悶熱、無風、下雷陣雨等異常情況下,表層水溫急劇下降,上下層水體產生溫差。當上層水的密度比下層水大時,上下層水體產生急速對流,溶氧量較高的上層水下沉到下層,其中的溶氧很快被下層水中有機物質和還原性物質氧化消耗殆盡,而整個水體中的溶氧又得不到及時補充,造成魚類缺氧浮頭。
2.光合作用不強所引起。在連陰天或夜間,光合作用弱,池塘水體溶氧補給量少,各種水生生物(包括魚類)會消耗大量水體中的溶氧,以至水體中溶氧不足引起魚類浮頭。
3.水質過肥而引起浮頭。夏季久晴無雨,池水溫度高,加上大量投飼施肥的結果,池水很肥,有機質耗氧量大,如長期不加注新水,水質過肥可引起魚類浮頭。
如何防止魚類浮頭
1.如發現池塘水質過肥,應及時加注新水。為了降低水質濃度、提高水體透明度、改善池塘水質狀況,我們可采取及時加注新水的方式來增加池塘水體溶氧量。加新水最好在下午2~3點進行,在天氣炎熱季節不要在傍晚加水,以免引起水體對流。
2.如果預測到傍晚要下雨,可在中午開機增氧1~2個小時,以降低上下水層的氧差,償還水體氧債。
3.若天氣連綿陰雨,則應及時開機增氧,以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
4.估計魚類要浮頭時,應控制施肥,并根據具體情況,控制魚類吃食量。如水質過濃,但當天天氣正常,可適當縮短魚類吃食時間,下午4時以后應停止投飼。如天氣不正常,應停止投飼,并及時調節水質。
浮頭的預測
在巡塘時若發現或觀察到下列異常情況時,要注意魚類發生浮頭現象。
1.夏季白天光照強、溫度高,傍晚天氣突變下雷陣雨,或白天刮南風,水溫高,到夜間突然轉北風,使水溫迅速下降。
2.陰雨連綿,悶熱無風或大霧天氣,氣壓低,光線弱。
3.久晴未雨,大量投餌施肥,水質濃肥,加之天氣突然轉陰。
4.魚雖無病,但攝食量突然減退或池底翻泡,底部腐殖質成塊浮于水面,水色突然轉為濃黑色,下風處有腥臭味。
5.水中小蝦群集在塘邊,泥鰍露出水面吸氣。
6.池塘突然發生轉水現象。
如何解救浮頭
若出現浮頭,必須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解救。魚類從開始浮頭到嚴重浮頭要經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的長短與水溫的高低有關,水溫在25℃~30℃時,開始浮頭后2~3小時之內不會有大的危險,水溫在30℃以上時,開始浮頭后1小時左右便會發展為嚴重浮頭甚至泛池,有條件時最好用速氧精來緩解浮頭。對于較大的池塘,增氧機的增氧效果不很理想。增氧機開機之后不能停機,待日出池水溶氧上升后方能停機。水泵沖水增氧的能力也很有限,采用水泵沖水救魚時,必須把水泵出水口貼于水面使新鮮水沿水平方向沖出,在池中形成一個高溶氧的區域,讓浮頭的魚類聚集于此而獲救。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