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時下已進入魚類越冬季節,如何確保魚類安全越冬,是廣大漁農及養殖單位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現就冷水性魚類與暖水性魚類越冬注意事項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選池越冬池宜低于地平面,位于背風向陽處。要保證水源充足,注排水便利,水深控制在1.5米以上,暖水性魚類還必須保證冷熱水供應及時。水質要清新,溶氧量結冰前應在10毫克/升以上,冰期保持在5毫克/升左右,pH值宜在7.5~8.5之間,同時要求越冬池池底粘土夯實,保證池底平坦,保水性能好。對于熱帶暖水性魚類必須在池上建造塑料大棚保溫。魚池面積稍大為好,一般在2畝~5畝,以利用大池池塘條件等,暖水性魚類還取決于熱水量、水溫及保溫措施,一般每畝可放養魚350千克~450千克,條件好的池塘也可放養到500千克以上。
二、秋培為保證魚類安全越冬,必須在秋季進行強化培育,以鰱、鳙為主的魚池要看水施肥,還可以投喂精飼料;以草魚為主的魚池先投喂浮萍、水草等青料,然后投喂精料。熱帶暖水性魚類以精料為主,并保證飼料中的含脂肪量與含糖量,輔以餅肥投喂,保證魚類膘肥體壯,增強其耐寒和抗病能力。
三、檢疫魚類進行越冬池前,先以生石灰清塘消毒,藥效過后放魚入池。入池時先以5%的食鹽溶液浸洗魚體5分鐘,在入池過程中應注意細心操作避免魚體碰傷、擦傷或踩傷,確有受傷的可在傷口處涂抹紫藥水。
四、放養越冬池的放養量取決于地域、面積、水深、含氧量以及品種、規格、通風換氣。適當投飼,增加水體的營養物質。在晴好天氣時可以適當投喂飼料,在冰凍前要加施有機肥,保證水體肥度。日夜巡塘。保證有專人值班、投喂、測水溫及溶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如果浮游動物生長過剩,可以排換池水或以漂白粉溶液予以殺滅;經常注入新水,保持水深1.5米以上。保持良好的越冬環境。要確保池周安靜,禁止車輛行人過池;嚴禁污水農藥入池,避免水體污染;嚴禁家禽家畜入池,采取措施殺死蛇、鱔、鼠及偷魚飛禽。防治魚病。首先應抓好水體循環,每周換水1次,每次換水1/3;其次每周以漂白粉溶液全池潑灑消毒1次;發生魚病要對癥下藥,及時診治,發現死魚應及時撈出解剖診斷病因并將死魚遠離魚池深埋處理;要經常清洗食臺,清除雜草及池中雜物。
五、管理一是要勤于觀察水情,保證水溫,暖水性魚類水溫控制在16℃~20℃之間,注水時防止溫差過大;確保水質,水色以澄清為好,水色變成黑褐色說明水質已變壞,須及時注水或增氧;保證水中溶氧,每3天測定1次,在3毫克/升左右應及時增氧。二是勤于掃雪打冰或揭開塑料大棚覆蓋面。掃除冰面積雪可保證冰下水層的光照,以增強光合作用,同時也有必要打碎水面冰層以增加水體溶氧。有塑料大棚的在晴好天氣時及時揭開覆蓋深水保溫越冬。
南方漁網編輯:陳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