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夏季氣溫高,是魚類生長的旺季,也是魚類易發病季節,為保證池塘魚類安全度夏,須做好以下六項預防工作:
防水質老化
伏天池水容易老化,由微堿性變成酸性,影響天然餌料繁殖,降低光合作用,抑制魚類生長。因此,夏天每畝水面需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水,下午全池均勻潑灑,每月二次。
防魚類饑餓
盛夏池魚生長快,攝食量大,一般日投精料為塘魚總重的2%—3%,每公斤草魚每天需投喂青飼料1公斤。
防水溫過高
魚類生長最適水溫為23—29攝氏度。超過30攝氏度則必須進行調整,方法是:(1)加大水深,一般水深在2—2.5米為好;(2)水位淺的魚塘可勤換水。
防缺肥
培育1公斤魚一般需肥6公斤,伏天施肥量應占總需肥量的60%—80%。一般每隔3—7天施經過充分發酵的牛糞50—100公斤。
防缺氧
伏天魚類耗氧量大,加上大量有機肥的分解,水中易缺氧。因此,每隔3—5天,應加水10厘米,有條件的池塘,應安裝增氧機。
防病害
伏天魚類發病率最高,特別是爛鰓、水霉、腸炎等尤為突出。每日應用1ppm漂白粉遍灑1次;或將韭菜、大蒜搗爛,加入精料中投喂,也可在1.5公斤青飼料中摻250克漂白粉,每日投喂2次,連續3個月;還可每畝水面用生石灰12.5—15公斤全塘潑灑。
南方漁網編輯:李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