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特點 沼肥稻田養魚,既能提高水稻產量,又能獲得較高產量的成魚,同時還能防止水稻病蟲害 。
(2)方法(溫度控制)
稻田整理成型,栽秧前,在田中央每隔4~5米挖掘深0.25米、寬0.3米的溝。在魚溝交接處挖長1米、寬0.4米、深0.6~0.8米的魚坑,然后每667平方米(1畝)施沼渣750~1000千克,以水色呈黃色能看得清20厘米深處手背為準。
魚苗選配與投放數量。一般采取肥水魚與雜食性魚搭配,即以鯽魚為主,適當搭配鯉魚( 或以濾食性魚為主;鰱魚65%,鳊魚7%,鯉魚7%,湘鯽魚15%,草魚15%),稻田插秧后,將長 4~5厘米魚苗每667平方米(1畝)投放500~700尾,若小于3厘米,則投放800~1000尾。
沼肥施用方法:沼渣主要作基肥,沼液作 追肥,每隔5~7天施沼肥一次,每次200~350千克/667平方米(1畝),沼肥宜在晴天和陰天 施用,沼液噴施,沼渣撒施,施肥以早上7~8點為好。渣液比為1∶4,施肥應分片進行,施肥后,水透明度應保持在4~5月份不低于0.20~0.25米,6~8月份以0.10~0.15米為宜。
田間管理、水稻防治病蟲害,應選用高效低毒農藥,分片進行。
其他。每次取出沼肥應放置10~15分鐘,以減弱還原性。
(3)適用范圍 適用于南方地區水稻田。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