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生物學特性
丁鱥魚呈灰黃色,頭短,口小,細鱗,背部呈青黑色,腹部色淡,鰭顯黑黃色。丁鱥魚屬底棲性魚類,生存水溫0-38℃,適宜生長溫度為14-28℃,水溫32℃時停止攝食。丁鱥魚喜靜怕驚,怕強光,性溫順,耐低氧,喜集群生活。天然環境中性成熟年齡在3齡以上,在養殖環境中性成熟年齡可提前。性成熟的丁鱥魚雌雄差異大,雄魚腹鰭的第一鰭條粗大,雌魚的腹鰭不分支,鰭條較小,尾鰭微凹。卵屬粘性卵,成熟卵徑為0.45毫米左右。成熟雌魚的懷卵量為50-300粒/克。
丁鱥魚是雜食性魚類,天然水域中的主要食物是水底的有機碎屑、水生昆蟲、浮游生物等。養殖環境中能比較容易地馴化投喂配合顆粒飼料,蛋白含量需求量為35%-40%。
二、養殖技術
1、可選擇50-80平方米的長方形水泥池作為成魚養殖池,放養密度為每平方米80-100尾左右。魚池要求有完善的進排水系統,排污系統要通暢。保持池水的清新,保證池水溶氧達到5毫克/升以上,有利于魚的快速生長。由于丁鱥魚喜靜怕驚,怕強光,魚池避免直接露天設計,直接露天的魚池上覆蓋遮陽物體較好,養殖環境要安靜。
2、宜選擇體質健壯、規格整齊、體色鮮亮、無病無傷的魚種。投放前要用食鹽、甲醛等藥物浸浴消毒,殺滅病原體。
3、水泥池養殖丁鱥魚,可馴化投喂顆粒人工配合飼料。根據魚體大小選擇合適粒徑的飼料,從魚種到商品魚可分別投喂0.5毫米、1毫米、1.5毫米、2毫米、2.5毫米粒徑的顆粒飼料,蛋白含量35%-40%。
4、丁鱥魚的抗病力較強,但在高密度養殖時應注意觀察魚體病害情況。要以防為主,定期換水,定期消毒,定期投喂藥餌。調水使用光合細菌、硝化細菌等生物制劑,不使用殘毒藥物,使用溴氯海因、聚維酮碘、二氧化氯等無公害藥物。
南方漁網編輯:李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