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魚苗人工繁殖
1.親魚選擇選擇3齡~5齡、體重2.5kg~3.5kg的親魚。雌雄魚在非生殖季節,雄魚頭部稍寬,體色偏黑,雌魚頭部稍窄。生殖季節雄魚頭部兩側有較大的肌肉瘤,其生殖孔具乳突,腹部較硬且不易彎曲,雌魚生殖孔圓形、凹陷,腹部柔軟且膨大,呈淡灰色。雌雄配比3:2。
2.親魚培育培育池面積2500m2、水深1.5m左右,667m2放養量為20尾~30尾。水溫高于13℃時開始投喂專用配合飼料,水溫21℃以上時,投餌率為2%~4%,并適當補充動物性(剁碎的小魚蝦)和植物性(大麥芽)等飼料。每隔10天沖水1次,刺激親魚性腺發育。
3.人工催產催產劑有鯉鯽魚腦垂體(PG)、絨毛膜促性腺入激素(HCG)和促黃體生長素促性腺激素及其類似物(LRH-A)。每公斤雌魚用PG4mg~6mg,或HCG1000國際單位,或LRH-A2mg~2.5mg,或PG+HCG混合劑2mg+600~700國際單位。雄魚劑量減半。
4.設置魚巢用大小能容納一對親魚的塑料桶、鐵桶、木箱等作為魚巢,其一端開口讓親魚自由出入,另一端用尼龍布封底。親魚催產后,將魚巢放置在離岸3m~5m,水深0.5m~1m的池底,開口朝向池中央,并在魚巢上系一浮子以便于定位操作。魚巢間距9m~10m,數量占放養親魚數的50%。
5.卵塊收集水溫21℃以上時,每天上午10時~11時將魚巢略提一下,趕走親魚,若有卵塊,就輕輕取出,放入有池水的內壁光滑的桶內。
6.魚卵孵化水溫25℃~29℃時,受精卵出膜時間約為110小時~120小時,從仔魚到幼魚期約為10天。魚卵可在池塘中自然孵化,也可用孵化槽人工孵化。孵化要求水溫25℃~28℃,pH值6.5~8.0之間,溶解氧6mg/L以上,水體交換量控制在20L(分鐘,下同)左右。
7.防止水霉可用水霉凈或福爾馬林交替使用,以防止水霉感染,在魚卵變紅色以前,每天1次,水霉凈60mg~65mg/L浸洗時間10分鐘~12分鐘,福爾馬林100mg/L浸洗時間4分鐘~10分鐘。
南方漁網編輯:李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