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羅非魚越冬,關鍵要掌握越冬入池的時間、魚池消毒、放養密度、水質和水溫的調節、 飼養管理、病害防治等技術。
一、入池時間 應在低溫到來之前,抓緊完成入池工作。
二、消毒 越冬前,應對魚池及管道、渠道先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他消毒藥物進行處理。
三、越冬魚的選擇 應選擇體質肥滿、鱗片無損傷、體表富有粘液的魚。在塘泥中撿來的魚切勿入池。
四、水溫及其調節 魚由池塘進入越冬池后,在開始的7天~10天內,應盡量將水溫調 節在20℃~25℃之間,越冬期水溫宜保持在16℃~20℃之間,應防止水溫的突然變化,更應 防止水溫降到致死溫度之下。另外,還應密切注意天氣變化,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做好必要 的增溫準備。
五、增氧 越冬期內要經常進行水質分析,注意觀察魚群的浮頭情況,及時采取增氧措 施,溶解量應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
六、排污與換水 越冬期內應定期排污和換水,以保持較好的水質。每周應吸污或沖污 1次~2次,每3天~4天換池水30%左右。
七、放養密度 一般每立方米水體可放養親魚15尾~25尾或放養10厘米以下魚種200尾 。條件好的池子,每立方水體可放養親魚30尾~40尾或放養魚種400尾~500尾。 八、節制喂食 應根據水溫高低、魚群的攝食活動情況適當投餌。餌料以青糠為主,并 投喂青菜。但羅非魚貪食,排便多,易污染水質,因此應適當控制餌量。 九、預防魚病 進越冬池前應對魚體進行消毒,用1千克~1.5千克食鹽加50千克清水浸 洗。每月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輪流潑灑消毒1次~2次。適當控制越冬池的放養量,過高的 放養密度必須相應增加投飼量,池水轉肥易造成缺氧。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