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合理投餌、科學施肥和調節好池水的酸堿度是池塘養魚奪取高產的三項重要措施。決定投餌量、施肥量和酸堿度則要“三看”。
看水溫定投餌量 一般來說,在7-32℃的適溫范疇內,水溫越高,魚的攝食能力越強,投餌量也就越大,當然不是越多越好。早春時節,水溫上升到7℃以上時就需要投餌,投餌量為存塘量魚體重的3-5%,然后逐漸增加。5月份以后,水溫上升到15-20℃時,投餌量可增加到5%。7-9月,水溫在25℃以上時,日投餌量則宜穩定在8%。以后隨著水溫的下降,投餌量再逐漸相應減少。
看水的透明度定施肥量 池塘養魚,適宜的水體透明度為20-30厘米,水體透明度過低,說明水質過肥而光照能力弱,水體溶氧少,這時魚對餌料的消化率降低,抗病能力也減弱,病原菌繁殖加快,對魚的生長極為不利,應停止施肥并加注新水。如果水體透明度過高,則說明水中肥分缺乏,浮游生物過少,魚類的生長也會受影響,這時宜多施肥。施肥時以少量多次為原則,每5-7天施肥1次,每次每畝施用腐熟有機肥50-80公斤或化肥2-4公斤,施用時要注意氮、磷、鉀的搭配。
看水的PH值調酸堿度 魚類生長的水體酸堿度要求在7.5-8.6之間,在此范圍內魚生長速度較快。由于魚塘內常有腐殖質存在,水質容易變酸,對魚的生長很不利。因此,要經常用PH試紙(試液)來測定池塘水體的PH值,及時調節水體酸堿度,保持適宜魚類生長的環境。調節的方法:水深1米的魚池,每畝用生石灰20-25公斤化水后全池潑灑,一般每隔半月潑灑1次。另外,在魚池施用草木灰,不僅可提供鉀元素,而且可用來調節池水PH值。水深為1米的魚池,每畝施入110-190公斤草木灰,可使PH值上升至7.5-8.6。施用方法以浸泡后取浸出液全池潑灑為好。
南方漁網編輯:胡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