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病原
目前經初步分類鑒定,可有三類細菌引起:
(1)魯克氏耶爾森氏菌。菌體為短桿狀。
(2)氣單胞菌。
(3)河弧菌,菌體短桿狀,直或稍彎曲,極端單鞭毛,有動力等。
二、病狀與診斷
患病早期,從外觀觀察,病魚的口腔、頜部、鰓蓋、眼眶、鰭及魚體兩側呈輕度充血癥狀。剖開腹腔、腸道內尚見少量食物。隨著病情的發展,上述體表充血現象加劇,肌肉呈現出血癥狀,眼眶周圍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紅腫;剖開腹腔可見,由于內臟器官受到損害,導致腹腔內積有黃色或紅色腹水,肝、脾、腎腫大,腸壁充血、充氣且無食物。鰓灰白色顯示貧血,有時呈紫色且腫脹,嚴重時鰓絲末端腐爛。根據病原菌的感染時期區分,3月-4月病魚出現的體表兩側,腹鰭下和尾柄等為甚,有的病魚可見突眼、鰓貧血,內臟器官伴有不同程度的發炎,有時也可見到腸道充氣腫脹,5月后的病魚癥狀是體表,多以鰓蓋下緣、鰭基和內臟充血發炎,有時口腔,肌肉也同時充血發炎。
三、流行與危害
暴發性流行病是近年來新出現的流行病。此病流行季節長,從每年的2月底至11月,水溫在9度-36度之間,其中尤以水溫為28度左右發病最為嚴重。危害的淡水養殖魚類有鯽、鳊、鰱等,被危害魚的年齡已從1足齡以上擴展至2月齡的魚種。請點此圖
四、預防與治療
預防:(1)徹底清塘。生石灰干法清塘,水深約10厘米,每公頃用750千克-1125千克,8天(南方)或10天-15天(北方)后,放魚入池。漂白粉清塘,每立方水體用20克,7天后放魚入池。
(2)水體消毒。漂白粉消毒。掛簍或池邊潑灑法,每月1次-2次。二氯異氰尿酸鈉消毒。食臺掛簍或池邊潑灑法,每月1次-2次。復消凈。在食臺掛簍或池邊潑灑,每月1次-2次。
(3)魚體消毒。每立方水體用呋喃唑酮20克,水溫15度-30度,藥浴10分鐘-20分鐘。
治療:(1)消毒藥。生石 灰。每公頃1米水深的水面用本品225千克-300千克,全池潑灑,可有效地控制并緩解此病。 漂白粉。每立方米水體用1克,全池潑灑。
(2)內服藥。魚服康A型。每100千克魚體重用本品150克-200克,混飼,1天1次,連用3天。若病情較重,間隔3天后,再用1個療程。魚泰8號。用量為存塘吃食魚的3%。用法同預防方法中魚泰7號,連用5天-7天。魚血散。用量按0。1%魚體重給藥,1天1次,連用7天。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