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肝臟的主要功能
草魚的肝臟位于腹腔,是最大的消化腺,大致分為左右兩葉,右葉較大、延伸到腸道第一彎曲,并占據第一個彎曲的全部空隙。肝臟主要由肝小葉組成,同時在肝組織內散布有胰腺,肝小葉的主要功能單位為肝細胞,肝臟的主要功能為:
1.分泌膽汁:可乳化脂肪,促進脂肪的消化和吸收。膽囊為儲存膽汁的地方。
2.代謝功能:從消化道吸收的各種營養物質經門靜脈進入肝臟,在肝細胞內進行處理、加工,合成機體需要的重要物質,如白蛋白、纖維蛋白和部分球蛋白。肝細胞還能合成和分解糖原,參與維生素和激素的代謝。
3.解毒作用:由腸道吸收的一些有毒物質和機體中間代謝的有毒物質,經肝細胞的轉化或結合作用,以消除或減低毒性。
4.防御功能:肝巨噬細胞有活躍的吞噬能力,可消除細菌、有害物質及衰老的白細胞等。
二、肝病是怎樣引起的
草魚肝病發生的原因,從病理學的角度來分析,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為原發性肝病,主要由細菌和病毒所引起;一類為繼發性肝病,主要由于其它的病變、營養不良和藥物所引起。從目前所了解到的情況,來源于原發性的肝病較少發生,還沒有見到成功地分離出草魚肝病的致病菌或病毒的報道(例如像人類的甲肝病毒、乙肝病毒等),也就是說,目前所發生的肝病主要是繼發性肝病,從我們在肝病高發區的調查了解到,目前所發生的肝病也未見有流行性,我們認為,引起目前草魚肝病高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
1.藥物引起:肝臟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解毒,由于目前養殖草魚基本上是混養,且大都停留在較低的養殖水平,對池塘的管理技術較為落后,在消毒處理和預防寄生蟲方面,基本上都是使用一些毒副作用較大的藥物 (例如消毒用的大都是含氯制劑,使用到水體以后會產生致癌的胺類;殺蟲使用的是菊酯類和有機磷類,本身對魚類都有較高的毒性),這些藥物使用后,如果使用的頻率較高或使用的劑量較大,都會加重肝臟的負擔,造成肝細胞的損傷甚至壞死,從而引起肝臟病變。
2.環境引起:在一些養殖區,水環境的極度惡化,加之池塘水系設計的不合理,水環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質往往被不經意間加入池塘(例如加水),造成池塘內的水質惡化,加重肝臟的解毒負擔。同時由于對池塘管理水平的落后,特別是有機肥的大量使用和無機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對池塘內殘余物的不清理或不及時清理,都能造成池塘水體的惡化,使池塘水體的有毒有害物質上升,長期使魚類處于一種較惡劣的環境,使肝臟的解毒功能長期處于一種高負荷的狀態,造成肝細胞的損傷甚至壞死,從而引起肝臟病變。
3.飼料引起:草魚在天然水體中,基本上是以攝食水生草類為主,同時可吞食一些水蚤,而在人工養殖的條件下,基本上不可能投喂水草,而是以陸生禾本科植物或人工餌料代替,在有的地區基本上就是投喂人工餌料。由于草魚本身的經濟價值不高,所使用的人工餌料也是一些價位較低的品種,使用的飼料品種也較單一,特別是在一些地區使用的是農副產品,尤其是大量使用菜粕和棉粕,且在使用過程中又沒有經過脫毒處理,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質均被草魚攝食,從而加重了草魚肝臟的負擔,引起肝臟的病變。
三、怎樣預防草魚肝臟疾病的發生
要防止草魚肝臟疾病的發生,主要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改善養殖環境:注意水源的變化和池塘水體的變化,隨時加注新水和使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
2.合理用藥:使用一些毒性較低的藥品進行魚病的預防和治療,使用療效確切的藥品,降低使用頻率,特別是在進行預防時,不能僅考慮用藥的成本。
3.合理投喂:以喂草與人工餌料相結合,適當地更換飼料的品種,特別是在投喂農副產品時,一定要注意該產品的性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要進行脫毒處理。
南方漁網編輯:李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