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放養密度過大或施肥、投餌過多引起缺氧。預防魚泛塘,應當采取合理的放養密度及施肥、投餌量。要想提高放養密度,則應采用增氧機,應急時使用增氧劑。
魚泛塘時一般都有征兆出現,要細心觀察。浮頭前最容易看到的征兆是魚無病而食量銳減,遇到這種情況要立即沖水急救,開放增氧機時撒放過氧化鈣、過硫酸銨或魚浮靈等化學制劑進行解救。魚浮靈是一種過氧化合物,遇水后緩慢分解釋放氧氣,有速效和長效兩種類型。速效型每公斤可放氧140升,1米深的魚池每0.067公頃用藥1公斤全池潑灑,10分鐘后浮頭全部消失,4--6小時水中的藥濃度達最高值;長效型粒度較大,放氧較慢,每公斤放氧70升,可用掛袋法或局部潑灑法施藥以節省藥量。
(二)池塘缺少浮游植物造成的缺氧死魚
1.由于浮游動物過多,吃掉浮游植物引起的缺氧。多數浮游動物是養殖魚類特別是幼魚的良好餌料,但是如果太多了,一方面這些浮游動物大量消耗溶氧。更重要的是它們會把水中的浮游植物吃掉。浮游植物主要是指懸浮在水中的細小藻類,能使水帶有綠色、褐色等顏色,它們的光合作用是靜水池塘溶氧的主要來源,沒有了浮游植物雖在晴天魚也會缺氧浮頭死亡,但這種現象在成魚塘一般不會發生。浮游動物大量繁殖的現象主要在魚苗池中出現。最常見的是枝角類(水蚤)。因為枝角類個體較大,小魚苗吃不下去。少數情況下能由輪蟲造成。水蚤和輪蟲都能把浮游植物吃光。水蚤大量繁殖時,因為水中缺少浮游植物,池水從通常的淡綠色變為乳白色,可以看到粉紅色的水蚤活動。這時可用0.5×10(右上負6)(每立方米水用0.5克)的晶體敵百蟲殺滅它們。如果是輪蟲為害,它對敵百蟲耐力較強,用藥量要大得多。殺過浮游動物的池塘可從其它池塘取些帶浮游植物的水種入,使浮游植物盡快繁殖起來。
2.新池用地下水養魚,缺少浮游植物會引起缺氧泛塘。天然水中是不缺乏浮游植物的,如果是新塘,池底缺少浮游植物的休眠孢子,灌入新水,特別是灌入缺少浮游生物和營養物質的井水、泉水時,就會因為沒有植物產氧而使魚發生浮頭泛塘。
3.因治病用藥殺掉浮游植物也會造成缺氧死魚。如使用某些藥物為魚治病或殺滅有害生物時連帶把浮游植物殺掉了,也會造成缺氧死魚。
(三)浮游植物或水草過盛,引起產氧能力下降。這時,可在池中撒一些石灰。每0.067公頃用量3.5--4公斤,視水質狀況酌情增減。石灰可以吸收夜間多余的二氧化碳而在白天二氧化碳缺少時釋放出來供植物利用。缺少二氧化碳時池水變成強堿性也可使魚死亡,這種現象多在中午植物光合作用最強時發生。因此,施石灰對穩定水的酸堿度有一定作用。
(四)浮游植物老化,水質渾濁,引起缺氧。浮游植物生長久了,會呈老化狀態,水質渾濁,光合作用能力大為降低,氧氮等有害的代謝產物增多,產氧減少,這種情況也會造成魚類缺氧浮頭甚至泛塘。解救的方法是排除一部分老水,沖入一部分新水。新水帶入一些池塘中已經用完的營養物質,沖淡了有害的代謝產物,浮游植物就會迅速繁殖,轉變為富于生命力的新個體,缺氧浮頭的現象就會消失。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