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自然環境條件下,不論水庫、湖泊、外蕩、溝塘、池塘都能自行繁殖,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的進步,全國各地水產生產單位通過一系列試驗,都基本掌握一整套的人工繁殖新技術。在進行人工繁殖時,親魚要經過選育,選擇體型好、健康無病的優質親本,同時親魚的年齡以選擇3-5齡為宜;雌性體重一般在0.75千克以上,雄性在0.48千克以上,已發育良好,體型較好的魚作為親體。培育池要每畝(深1.5-1.8米)放1.2-2.48千克的親魚80-100尾,并可每畝混養3-4千克的鰱魚4-5尾,以及5千克以上的鳙1-5尾。每年冬或開食前,檢查性腺發育時把雌、雄分養,至臨產前接計劃并池或注射催產素后放催產池中。培育親魚的餌料,初春以青飼料、幼嫩的旱苗(黑麥草)及麥芽為主;并輔以少量的豆餅類、谷類。4月中旬接近產卵季節,可停喂精飼料,投喂青飼料,每千克親魚的投飼量為0.5千克左右。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