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為探索用中草藥治療草魚出血病藥方,我們采用大黃、黃芩、黃柏合劑治療草魚出血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發病情況
去年9月份,我縣一口面積5畝、水深1.5米的魚種培育池暴發草魚出血病。9月29日死魚幾尾,30日激增至幾百尾,10月1日達1000多尾,10月2日猛增2000多乞求,呈現大批死魚的現象。據養殖戶說,該池從夏花入池到發病的4個月期間從未更換親水,水色發黑,魚浮頭嚴重。
二、癥狀
病魚早期有離群獨游的現象。經鏡栓病魚鰓部有極少量的車輪蟲、指環蟲,鰓部嚴重淤血,呈暗紅色,腹腔內肝區部有血聲,頭部體色變黑發暗,眼球突出。
三、治療方法及效果
每百公斤魚用大黃、黃芩、黃柏各0.5kg混合煮沸后取汁加0.5kg食鹽,趁熱將適量面粉倒入藥液中攪拌均勻,待冷卻后拌飼料投喂,然后將藥渣加水再煮一次,連汁帶渣稀釋后全池潑灑,連喂帶潑三天,下藥后第二天病情有所好轉,第四天死魚數量減少,第五天就停止死魚,以后也未發現此病復發。
四、小結與討論
一、發病原因可能是夏花入塘放養量過密。該池面積5畝,共放草魚夏花3.5萬尾、花鰱5000尾、鯉魚1200尾,畝勻放草魚7000尾;其次是該魚池從放苗種到發病的4個多月期間從未更換新水,水色發黑發臭,水質嚴重惡化,從而導致出血病暴發。因此,建議養殖戶畝勻放草魚夏花控制在3000尾以內,并適當搭配鰱、鳙、鯉、鯽等品種。同時在8-9月份的高溫季節,注意調節池水,即每個月內用25ppm生石灰全池潑灑一次,若水質惡化,則需放掉1/3池水,再注1/3新水進塘,始終保持池水的“肥、活、嫩、爽、,切忌死水一塘。
二、草魚出血病是在平均水溫達27℃以上的盛夏(7-9月),尤以水不流動的池塘易于發病,但水溫降至25℃以下時,病情即隨之減輕。中藥大黃、黃芩、黃柏均屬性寒味苦,其中大黃能功積導滯、瀉熱止血、行瘀通徑;黃芩能清熱燥濕、清熱止血,黃柏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中藥大黃、黃芩、黃柏三合劑能清熱涼血、祛暑散瘀,具清血肝熱,瀉下破瘀,消腫解毒之功效,故三黃合劑對草魚出血病有特效。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