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降溫增氧。秋季水溫高,會造成水體缺氧。為此,可在鱔池頂上搭架,蓋上稻草遮蔭,也可在池周種藤蔓植物,,如南瓜、黃瓜等,讓藤蔓爬到池頂架上遮蔭,以降低水溫。
2、注水增氧。高溫季節,每天向鱔池注入適量新水,排出老水,使池水溶氧充足。
3、植物凈水增氧。在鱔池內種植適量的水葫蘆、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這些植物通過光合作用,釋放大量氧氣,增加水中的溶氧量。
4、物理凈水增氧。每立方米水體取20-30克生石灰,,兌水化開趁熱潑灑池內,可清塘消毒,,改善水質,增加水體中的溶氧量。
5、光合增氧。夜間用碘鎢燈或較大功率的白熾燈為光源,促使鱔池內浮游植物、水生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提高水體溶氧量。
6、藥物增氧。高溫季節,對養殖密度大的鱔池,選用過氧化鈣或漂白粉,每升池水均勻撒2-3毫克,經化學反應釋放氧氣。
7、清塘增氧。淤泥是主要的耗氧物,每年秋末冬初或黃鱔出池后,應及時清淤,并按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50-200克化水消毒。
8、機械增氧。有條件的鱔池,可安裝增氧機。高溫季節,可在凌晨開機1-2小時,增加水體溶氧量。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