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隨著鰻魚養殖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養鰻區出現的問題也相應增多水環境、種質、飼料及病害等問題,現將有關飼料問題予以重點探討如下:
一、飼料問題
在我國養鰻業中,由于長期采用高蛋白、高油脂、抗生素、激素及化學合成藥等導致魚體質普遍下降,如表現為肉質疏松、含酯質高、體質弱等,在體內肝胰腫大、肝脂變性及吸收功能紊亂、生長緩慢或停滯、飼料效率降低,以及體內免疫球蛋白無法合成等發生急性、慢性肝功能障礙及誘發多種繼發性疾病。我們調查發現,在我國主要養殖區約60%以上的鰻魚在不同程度上患有該類疾病,它的發病早期一般在放養后25~30天左右,晚期在放養后2~3個月就顯示癥狀。可靠預檢手段是:
看肝臟色澤,如病變肝臟呈黃棕色或淺灰色等,看肝組織病變,如腫大、易碎、充血等,結合簡速切片觀察等。
血液檢驗:病情嚴重的鰻魚肝脂總量較正常值高3~4倍以上,血脂甘油三酯高8~10倍,膽甾醇高7~8倍。正如國外學者Jolget、Mott等檢測表明:日本鰻、歐洲鰻的高血壓一般較正常值升高58%和33%。
鰻魚高血壓病癥狀明顯,輕的食欲減退、厭食、拒食,重則游動不安、亂游以至狂游等。但其癥狀往往被誤診為病毒性感染所致,故須慎重對待。
二、添加劑問題
添加激素問題。據報道,一些水產養殖及飼料生產者為追求鰻魚的快速生長,提高產量,在飼料中大量添加動物內源性激素甾體類化合物,可使鰻魚等生長率提高2倍,其長度可達60cm,而且1年的生長期還可縮短為9個月。有的地方還將此作為“成果”推廣。然而據有關檢測表明,通過此種方法養殖的鰻魚屬于畸形發育,而且其體內激素殘留期很長,他們認為:這類魚肉的危害性較英國“瘋牛”肉還有過之而無不及。故應及時予以制止添用。
添加礦物元素問題。以鈣、磷為主體的礦物元素添加劑曾流行多年,對促進生長具有積極作用,然而較長期過量的使用已使鰻魚及其它水生動物出現代謝失調及肝臟水腫等癥狀。據日本學者村上、荻野等研究證明,使用過量磷酸鹽作添加劑不僅會導至肝臟水腫,且使體內離子濃度失調,從而體質下降,不利于運輸和越冬。特別在秋季開始應停止添加或少添加磷酸鹽為宜。此外,過多磷酸離子會影響鈣吸收,骨質層變薄纖維化,而且還能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
添加抗生素問題。由于長期添加抗生素已使魚類及其環境病原體的耐藥性更趨嚴重,特別近年來已從使用土霉素、四環素、紅霉素及氯霉素等發展到使用諾氟沙星、甲氟沙星、環丙沙星及氧氟沙星等現代最新的喹喏酮類藥物,從而不僅提高了養殖成本,而且還增加了藥物殘留水平,這對人體健康將構成潛在的威脅。
三、對策
合理調控飼料總量。依不同自然條件、水域生態特征、種群組成及集約化程度等各項指標綜合調控動物營養方法,從而取代以定性為概念所謂全價飼料的提法。鰻魚飼料的要求也不例外,從而維護整體生態平衡,保證健康養殖,以獲取高產穩產的持續發展。
采用FRC—活力源添加劑。該添加劑是一類從綠色植物中提取的生物活性飼料添加劑,它具有獨特的促生長、抗病功能,特別在預防鰻魚及其它魚類肝臟疾病方面具有明顯作用。它能凈化肝的環境、協助修復肝細胞和增強免疫力,起到解毒護肝的作用,故可避免鰻魚脂肪肝及其變性疾病。
南方漁網編輯:陳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