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一、 寄生蟲病
1.白點病癥狀
癥狀:病原為刺激隱核蟲,蟲體適宜水溫為20~28℃,該病發生期多見于初夏和夏末初秋季節,蟲體橢圓形,一般480μm×300μm,多寄生于病魚體表和鰓絲上,病魚受刺激,粘液分泌增多,表皮細胞增生,包裹蟲體,形成白色的囊,肉眼看上去成了白點。病情嚴重時鱗片脫落,體表上皮細胞發炎,有點狀充血。有的一側或兩側瞎眼,食欲不振,魚體消瘦,游動異常。由于寄生蟲大量寄生在魚鰓組織等部位,從而使鰓組織受到破壞,失去正常的氣體交換的功能,引起病魚窒息死亡。
預防:(1)苗種購進時,當運輸狀態穩定后(約三天),用1.0×10-5的高錳酸鉀水藥浴10分鐘消毒,第二天再用2.0×10-5原晶體敵百蟲與4.0×10-6的硫酸亞鐵合劑浸泡10分鐘消毒。
(2)放養密度不宜過大。
治療:(1)用2.5×10-4的福爾馬林淡水浸泡10~20分鐘,以后3天每天在平潮時提出網箱,用5~10×10-5的硫酸銅溶液潑灑一次。但大黃魚對硫酸銅較為敏感,使用時應小心。
在上述處理的同時,在飼料中連續添加抗菌素三天,防止病魚繼發感染細菌。
2.車輪蟲病
癥狀:病原為車輪蟲纖毛蟲類,蟲體大約為20~40μm,主要寄生在鰓上,體表偶有發現。少量寄生時無明顯癥狀,大量寄生時,病魚因受蟲體寄生的刺激,引起組織發炎,皮膚及鰓粘液分泌增加,魚體消瘦,發黑,游動緩慢,呼吸困難,以至死亡。該病一年四季均可見,可引起魚苗、魚種致病,有時死亡率很高。蟲體繁殖適宜水溫為20~28℃,以直接接觸傳播,當環境不良,水質較肥,放養密度較高,連續陰雨天氣時,均容易引起車輪蟲病暴發。
防治:(1)用1.0×10-5的硫酸銅淡水浸泡15分鐘,連續三天。
(2)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潑灑,使其在水中的濃度達到1×10-6。
(3)以上任一方法處理后,同時喂食抗菌素,連續三天。
3.貝尼登蟲病
癥狀:病原為貝尼登蟲。屬單殖吸蟲類,蟲體較大,肉眼可見。主要寄生于魚體鰭條、背部和頭部。寄生數量多時,魚的皮膚受刺激分泌大量粘液,使魚體表皮粗糙,局部變白。病魚狂游并不斷向網片摩擦身體,擦傷處可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病魚壓食,貧血,最后衰弱而死。該病多見于春季至初夏及秋季至初冬,寄生嚴重時,可引起病魚大批死亡。蟲體繁殖最適水溫為20℃左右。
防治:(1)用淡水浸泡病魚10分鐘,隔半個月左右再處理一次。
(2)用2.0~3.0×10-4的福爾馬林浸泡15分,隔一星期再浸泡一次,如此反復幾次。同時投喂抗菌素。
4.淀粉卵甲藻病
癥狀:病原為眼點淀粉卵甲藻,又叫眼點淀粉卵鞭蟲,蟲體梨形或球形,大小為20~150μm,多寄生于病魚體表或鰓絲上,能刺激表皮細胞分泌大量粘液,形成天鵝絨似的白斑。取白斑以碘液染色,在顯微鏡下可見蟲體內有許多染成藍色的淀粉顆粒。病魚鰓呈灰白色,貧血,厭食,體色變黑,消瘦,呼吸加快,鰓蓋開閉不規則,在水中竄游,以身體磨擦網片,造成鱗片大面積松散脫落,體表潰爛,鰭基充血,尤以胸鰭、背鰭嚴重,可繼發細菌感染,加快病魚死亡。
該病流行于6~9月份,蟲體繁殖的最適水溫為25℃左右,從魚種到產卵親魚都可發病,感染率高,嚴重時可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1)用1.0~1.5×10-5的硫酸銅淡水浸泡10~15分鐘,連續4天。
(2)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5:2)合劑潑灑,使其在水中的濃度達到1.0×10-6,連續4天
(3)用淡水浸泡病魚5~10分鐘,隔3~4天再重復一次。
二、細菌性疾病
1. 弧菌病
癥狀:病原主要為溶藻弧菌、哈氏弧菌、鰻弧菌、副溶血性弧菌。病魚以體表潰瘍為主要特征,嚴重時頭部吻端、體表、鰭條出血腐爛,有時內臟器官病變明顯。此病每年都有發生,7~8月為高發期,死亡率高時可達80%以上。
預防:(1)魚種捕撈、運輸時要小心避免魚體受傷。放養前或分箱時都要進行體表消毒。放養密度適宜。
(2)投喂新鮮飼料,特別是高溫季節要預防用藥。
防治:選用氟哌酸、環丙沙星、氯霉素、慶大霉素等抗菌藥物拌入餌料中,劑量為投餌量的1~3%,連續投喂5~10天。
2.細菌性爛鰓病
癥狀:病原為柱狀屈撓桿菌。病魚體色發黑,鰓蓋、鰓瓣充血發炎,鰓絲末端腐爛缺損。鰓上污物、粘液很多。該病最常在高溫季節發生,呈暴發性流行。剪取病灶處鰓絲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大量細長、滑行的桿菌。
防治;用魚用優氯凈潑灑或浸泡,方法參照廠家說明。同時口服含環丙沙星藥物的抗菌藥餌,每1 000克魚體重用藥2~4克,5~7天。
3.腸炎病
癥狀:病原為多種氣單胞菌。病魚體色發黑,食欲下降,離群獨游,肛門發紅,腹部膨大。解剖發現腸道充血、發炎,腸道內沒有食物,有大量黃色粘液,嚴重時腹腔有大量積水。夏季高溫期為此病高發期。
預防:方法同弧菌病,高溫季節應投喂大蒜素并控制投喂量。
防治:發病時停食1~2天后用痢特靈或氟哌酸或鹽酸黃連素藥餌2~4g/kg,第一天藥量加倍,療程5~7天。
南方漁網編輯:黃子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