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水口電站建成后,閩江河道變寬,水流變緩,水質變肥,小型野雜魚、蝦增多,十分有利于鱖魚的繁衍生長。庫區群眾采捕、收購野生苗種進行網箱養殖,利用豐富的餌料魚資源,在3米×3米×2米的網箱中,放養尾重50克左右的魚種200尾/箱,經6個多月的飼養,尾重可增至500克左右,平均單個網箱可產鱖魚100千克,經濟效益顯著。現就主要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水域的選擇
網箱養鱖應選擇水體開闊,有一定水流,水質清新(透明度大于35厘米),最低水位應不低于2米,無污染,風浪影響不大的水域。因此首選在靠近村莊、背風向陽、水深8米以上的庫灣安置網箱,這樣既方便管理又能避免枯水期網箱搭底(庫區水位正常升降落差為3米);同時要選擇遠離航道、碼頭,有一定水流的庫灣。這樣的水域環境相對安靜,可減少魚類的應激反應。
二、網箱的制作及設置
1.網箱的制作:鱖魚網箱采用3米×3米聚乙烯結節網片縫制而成,網目大小以保證網箱內外水流通暢,餌料魚逃不出為宜。規格為帶蓋的六面體封閉式雙層網箱。網箱長3米,寬3米,深2米;外層網目2厘米,內層網目1厘米。網箱入水深度1.5米,水上高度0.5米。
2.網箱的安裝:網箱應于魚種入箱前10天~15天下水,箱壁附著藻類后可防止魚體磨擦損傷,以提高成活率。
網箱支架:由4根長3.5米,尾徑4厘米左右的帶皮毛竹制成3米×3米的四方形漂架。網箱排列方向一般與水流垂直,多排網箱并列時,間距不宜太近。
網箱的固定:采用錨繩固定法。每10箱為1組,每組由2根直徑2厘米的聚乙烯綱繩沿網箱兩邊結扎串聯為一排。箱間距1米,排間距5米。每排兩端由錨繩拉直繃緊固定;鐵錨每只重10千克。錨繩直徑3厘米,長度應大于水深2.5倍。
3.誘餌臺的制作:用直徑6毫米圓鋼筋做框架,40目篩絹包襯縫扎制成1.5米×1.5米的長方形飼料臺。飼料臺吊掛于網箱中央,以貼近箱底為準。平時在上面投放誘餌,引誘小型野雜魚、蝦入箱攝食,同時可做餌料魚的飼料臺。
三、養殖方式
在水口庫區,群眾采用鱖魚與餌料魚套養的辦法養殖。套養時投放鰱、鳙魚種作餌料魚,這樣使套養箱中鰱、鳙魚從水中攝食浮游生物,而鱖以鰱、鳙為食。中后期養殖補充以近區捕撈的野雜魚和購買部分大規格鰱、鳙魚種。水口庫區麥穗魚、餐條、蝦虎魚等上層小型野雜魚資源十分豐富,一般小絲網單船作業,一天采捕量均在25千克以上,最多可達50千克。
四、魚種的放養
鱖魚魚種的投放:收購采用刺網、定置網捕捉的健康的鱖魚魚種,電捕的魚種不可選用。品種應選擇翹嘴鱖,不挑選斑鱖和大眼鱖,由于翹嘴鱖生長快、個體大,最有養殖價值。在采捕、收購中,上述幾種常混在一起,應注意辨識挑選。在春季按每箱放入體重50克左右的鱖魚種200多尾。
餌料魚魚種的投放:套養鱖魚網箱按5~6的餌料系數投放鰱、鳙魚餌料魚,每箱放養鰱、鳙魚6000尾,規格不小于5厘米/尾。中后期養殖補充以近區捕撈的野雜魚和購買部分大規格鰱、鳙魚種,使得網箱內鱖魚與餌料魚的比例不小于1比5。
魚種消毒:魚種入箱時用3%~5%的食鹽水溶液浸洗5分鐘~10分鐘。
五、生產安排
1.每年5月上旬要作好網箱下水,5月中旬作好餌料魚苗種投放和鱖魚苗的放養。
2.6月~8月要投放些采捕、收購的鮮活野雜魚。在誘餌臺上投放誘餌,引誘小型野雜魚、蝦入箱攝食,同時可做餌料魚的飼料臺。
3.當箱內鱖魚體長超過14厘米,網箱內餌料魚體長大于8厘米時,拆除內層網箱。大約在8月下旬以后,網箱內餌料魚密度如果不適合,應購買部分大規格鰱、鳙魚種補充。
六、日常管理
1.每天堅持巡箱,經常檢查鱖魚攝食情況,并防止網箱破損逃魚。勤洗箱,防止網目堵塞,一般每7天洗箱1次;夏季更要勤洗刷,以保持箱內外水流通暢。及時清除垃圾等漂浮物,防止網目堵塞影響水體交換。
2.清洗飼料臺:每天早上都要檢查、清洗飼料臺,以防剩餌腐爛,敗壞水質。同時根據剩餌情況決定當天的投餌。
3.箱蓋遮蔭:鱖魚喜在弱光下攝食。可在箱內移植一部分水浮蓮,其覆蓋面積應低于網箱總面積的50%。也可在箱蓋上覆蓋黑色塑料編織布。
4.隨著魚體長大,要及時把大規格鱖魚分箱,以避免互相殘殺。適時投飼,餌料魚投喂務必做到及時、充足、適口,使網箱內始終保持一定密度的適口餌料魚,以利于鱖快速生長。同時做好防洪、防臺等工作,及時掌握氣象和水災預報,提前把網箱移位或加固。整個飼養過程中,應根據網箱養殖的特殊性,積極采取相應的防災補救措施,防患于未然,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七、病害防治
鱖魚病害較少,但一旦發病損失較大。在網箱養殖過程中應以預防為主。鱖魚對藥物較敏感,硫酸銅、敵百蟲應慎用。
1.飼料臺掛袋消毒:用編織小袋,每袋裝150克~250克的漂白粉,懸掛于飼料臺上方,藥袋入水50厘米,每箱掛一袋,藥物溶解完后間隔3天~5天再添加。
2.定期潑灑石灰水:每隔15天,每箱用1千克~1.5千克的生石灰兌水趁熱潑灑,每天一次,連續3天。
八、分析與小結:
效益分析:平均每個網箱成本650元,下水后安裝的平均費用150元,可使用3年,每年費用270元。鱖魚苗400元,餌料魚600元,中后期餌料魚1200元,管理費用500元。每箱共計費用3000元,每箱產值在4000元以上,利潤1000元,投資回報率30%以上。水口庫區群眾自己投資,自己生產管理,中后期采捕鮮活野雜魚作餌料魚,這樣每箱的投入費用在1500元左右,每箱收益在2500元以上。
技術小結:網箱養鱖可以充分利用江湖、水庫、港灣、河口等優良水域條件,具有生產機動靈活、投資少、設施簡單、易于操作等特點,加上網箱體積小,鱖魚在人為控制的網箱內,排泄物可以隨時順利地排出箱外,使箱體內水質始終保持清新流暢,既可增加鱖魚捕食機會,又可減少捕食所耗的能量,使鱖魚在網箱內生長速度更快。同時,網箱養殖既有利于大批量進行人工飼料馴飼,又可進行高密度集約化養殖,降低餌料成本。此外,網箱養鱖易于捕撈操作,這既有利于分級飼養,又可解決池塘養鱖捕撈上網率低的問題。能做到捕大留小,并根據市場需求,隨時、均衡地上市。因此,網箱養鱖是一條開發水域資源,發展優質漁業,向產業化邁進的有效途徑。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技術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