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農戶說:“黃鱔是金條,脫貧致富寶。”全國聞名“ 鱉鱔致富”的潢川,除有3萬養鱉戶年創收2億元外,并有上萬農戶利用庭院養黃鱔,占地少、養殖快、投資小、效益大。如100平方米鱔池,年可收入高達4萬元。若集約化養殖,遠銷日、韓等,效益更大。方法是:
一、選址建池:利用庭院或坑塘,要求水源充分足,排灌方便。面積10--200平方米。池材不限,但應堅固、防滲、防逃。池深1、2米左右,底鋪30厘米松土,上置些瓦片等,以供鱔潛伏棲息。平時水深30厘米,天熱50厘米以上。進出口應設防逃設施。
二、清池消毒:3月放養鱔種前,應按常規清池消毒:每10平方米約用生古灰1公斤化漿潑灑,并注新水并施糞培肥水質,7--10天藥性消失后,方可放養殖鱔種。
三、放養鱔種:引購或捕捉者,均選大規格50克以上的健壯鱔種,每平方米宜放養100尾左右。并搭配少許鰍種,這樣可吃掉黃鱔殘餌又防止黃鱔糾纏致病死。鱔、鰍種宜在晴天放養,放養時應放3%食鹽水中,浸洗5分鐘防病。
四、強化缺餌:應利用當地餌料資源,降低成本。如蛆蟲、蠶腎、螺蚌肉、蝗蚓、動物下腳料等,均須新鮮,切碎喂。池底設若食臺。投餌量:4--5月為池鱔種4%,6--8月為10%,9--10月為4%。宜在傍晚投喂。每次鉺量適度,防止過饑過飽。夏季可設置黑光燈誘蛾,或捕捉蟲類補育天然餌料。
五、勤換新水:為防池水污染傷鱔,應勤換新水,ph值6--7。水溫、泥溫保持15--30C. 。夏天更要勤換新水降溫、增氧,免致“燙死”、“泛池”。池內外宜種植水生植物與樹木成陰,既可保證安全度夏又能增 加種養收入。
六、防治病害:如常見的水霉病,可用5%碘酒涂抹,或用5%食鹽水浸浴5分鐘。同時加強巡池管理,若發現死鱔應及時撈出,防止蔓延病病。并要注意清除貓、蛇等危害。
七、捕撈獲利:冬季除留少許幼鱔越冬至次年飼養,大部成鱔可在春節期問捕售高價。如每平方米鱔池可年產成鱔8--10公斤,收入320--400元;若100平方米可收入高達40000元,真是“庭院變成聚寶盆,特養黃鱔添金銀。”
南方漁網編輯:王月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