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正確診斷魚病是防治魚病的前提,只有對癥下藥,才能達到治愈魚病的目的。在常見魚病中往往有許多魚病癥狀相似,而病原體卻不同,其防冶方法也就各異,應加以區別,F將常見幾組疑難癥伏魚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介紹如下:
一、病毒腸炎與細菌性腸炎
病魚腸壁均呈紅色。但病毒性腸炎還兼有口腔、頭頂、鰓蓋、眼眶、鰭條、肌肉等充備現象,多危害大規格草魚魚種,該病癥屬于草魚出血病的一種。而細菌性腸炎則沒有肌肉、鰭條等充血現象,表現為病魚腹部膨大,肛門紅腫外突,輕壓腹部有淡黃色粘液從肛門流出,多危害一齡草魚、青魚魚種。
防治方法:
對病毒性腸炎,一是在魚種放養時注射草魚出血病活疫苗。二是按每畝用生石灰30~50市斤,隔天連續潑灑全池。對細菌性腸炎:以1ppm漂白粉化水全池潑灑,同時每天按每百公斤吃食魚內服20克魚用愛的新或每天按每百公斤吃食魚直接投喂500克活魚寶,連續三天。
二、白頭白嘴病與車輪蟲病
兩者都會出現“白頭白嘴”現象,但前者屬細菌性魚病,明顯的特征是頭部和吻部呈乳白色,主要危害放養一周后的四大家魚夏花魚種,該病發病迅猛,易致魚大批死亡。而車輪蟲病魚類原蟲病,可危害各種養殖魚類,主要寄生于魚的體表和鰓部,刺激魚體,產生大量粘液,在水中容易觀察。當下塘 10天左右的魚苗被寄生時,病魚成群狂游搪邊,出現“跑馬”現象。
防治方法:
白頭白嘴病可用1ppm漂白粉全池潑灑來治療。車輪由病可用0.5ppm硫酸銅和0.2PPm硫酸亞鐵會劑化水全池潑灑。
三、由中華騷引起的鰓病與細菌性爛鰓病
兩者病灶都在鰓部,均表現出“鰓絲發白”癥狀。但患有中華鳋病的病魚的鰓絲發白且腫脹,肉眼可見鰓絲間有白線樣蛆狀物,在水中觀察魚往往尾上翹,伴有急燥不安、狂游的現象,可危害各種養殖魚類。而爛鰓病則鰓絲發白且腐爛,附有污泥,嚴重時鰓蓋骨中央腐蝕出一圓形透明口,俗稱“開天窗”。病魚游動遲緩,食欲減退甚至不吃食,主要危害草魚和青魚。
防治方法:
對中華騷病,(1)以0.01ppm的92P魚蟲凈或魚用滅蟲精化水全池潑灑,半個月后重復一次。(2)用0.4ppm敵魚蟲化水全塘潑灑。對爛鰓病?捎1ppm漂白粉或20Ppm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同時每次按每百公斤吃食魚內服魚用愛的新20克,每天一次,連續三天。
四、打粉病與小瓜蟲病
打粉病又稱白鱗病,小瓜蟲病又稱白點病,這兩種魚病都會出現“白點”癥狀。小瓜蟲病肉眼可見魚鰓及體表有小白點,病魚瘦弱發黑,浮于水面,游動遲緩,逐漸消瘦而死。而打粉病則是背鰭、尾鰭、背部先出現白點,隨著病情加劇,白點數量不斷增多。擴散形成白色團塊,在白色團塊間有充血的紅斑,這是區別于小瓜蟲病的最主要特征。
防治方法
對小瓜蟲病用0.1一0.2ppm硝酸亞汞全池潑灑。而不能用硫酸銅來治此病,否則會加重病情。
南方漁網編輯:胡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