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3月27日,記者從湛江市實施省扶持農業機械化發展議案第一階段工作情況匯報會上獲悉,2003年以來,湛江市積極實施省扶持農機化發展議案,較好地完成了議案第一階段的辦理工作,13個議案實施項目取得可喜成績,農機化水平顯著提高,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農業機械發展快
據悉,湛江市大中型拖拉機由2002年的3382臺上升到現在的4816臺,增幅達42.4%;聯合收割機由2002年的290臺上升到現在的1021臺,增幅達84%,且已由以前的全喂入向半喂入聯合收割機轉變;水稻插秧機和谷物烘干機也出現了“零的突破”等。
農機裝備結構調整優化,新機具、新技術不斷涌現,適應農業結構調整的農業機械發展強勁。水稻生產機械發展更加迅猛,植保機械、節水噴灌設備以及北運菜、菠蘿與香蕉等亞熱帶作物生產機械全面發展。
對蝦畝產翻一番
農機化發展也使湛江市水產養殖業產量和效益大大提高,對蝦產量由建設前600斤/畝提高到1300斤/畝,對蝦發病率由40%下降到10%,養殖利潤大約由每畝1000元增加到4000元。機械化程度提高80%。
粵西水產品揚名
為落實好省扶持農機化發展議案,2003年,湛江市還制定了粵內對蝦出口示范基地機械化改造規劃、粵西漁業質量監督檢測中心建設規劃等,使粵西地區漁業企業質量管理水平顯著提高,推動了企業標準化生產進程,為人民群眾提供健康安全的水產品,提高了粵西地區水產品在國內外的聲譽。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