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3月22日,盡管天空依然飄著細雪,可位于遼陽市白塔區鐵西街道辦事處徐往子村觀賞魚養殖基地的棟棟溫室里,卻別有洞天:魚池內潺潺的流水,仿若山間小溪,紅色的魚,艷如晚霞;黑色的魚,濃如釅墨,怡然自得。陪同采訪的工作人員介紹說,如今該村觀賞魚養殖戶增加到30多戶,全村觀賞魚一年純收入可達近300萬元。如今,徐往子村的各種熱帶魚苗不但銷往東北三省、天津市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還遠銷韓國、日本。
地處城郊的徐往子村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4畝,長期以來,人多地少一直是制約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1989年,村民趙智開始利用溫室養金魚,逐漸摸索一條致富新路。趙智溫室養魚致富的消息很快引起村民的興趣,一些頭腦靈活的村民也紛紛建起溫室,開始養觀賞魚。村民樂意干,該村兩委班子因勢利導,成立了養殖協會,聘請有關專家到村里講課。村里觀賞魚養殖水面由原來不足10畝發展到40余畝,養殖戶也由原來的幾戶增加到十余戶。
1999年,金魚銷路出現了滑坡。該村兩委班子通過對收集市場調研,決定引導養殖戶改養熱帶魚,經濟效益比養殖金魚提高7倍。近兩年來,養殖基地不斷擴大,溫控大棚總面積達120畝,成為村民致富效益最好的項目。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