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消毒可以有效殺滅魚體及水體中滯留的多種病原,是減少魚種病害,確保全苗、壯苗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為幫助農民朋友嫻熟地掌握魚種消毒技術,現將湖北省廣水市徐家河庫區千畝水產養殖明星鄭永明的魚種消毒防疫方法介紹如下:
魚種浸洗消毒 魚體浸洗消毒常用的消毒藥物及使用方法:(1)硫酸銅、漂白粉混配消毒消毒時,按每立方米水體投入硫酸銅8克、漂白粉10克的比例將藥料投入水中,充分攪拌,待溶化分解后將魚種置于藥液中浸洗20-30分鐘(設定水溫為10-15℃),可防治魚種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隱鞭毛蟲、口絲蟲、車輪蟲、斜管蟲、毛管蟲等多種魚病。須得注意的是:浸洗時間應視魚體健康程度和水溫高低作適當調整;使用漂白粉時須測定有效氯的含量,并隨配隨用。(2)高錳酸鉀藥液消毒每立方米水中投入高錳酸鉀20克,在10-20℃的水溫時將魚種浸洗20-30分鐘;20-25℃時浸洗15-20分鐘,可防治三代蟲、指環蟲、車輪蟲及斜管蟲等多種魚病。(3)敵百蟲消毒每立方米消毒水體投入90%晶體敵百蟲4克,待充分溶解后即可用于魚種消毒。在10-15℃水溫時,將魚種置于藥液中浸洗20-30分鐘,可有效防治三代蟲、指環蟲等多種魚病。(4)浸洗消毒方法魚體浸洗消毒最好在越冬池邊進行。消毒時,用一個能盛10升(或更多)水的容器中,加入配好的藥液,在容器內置有魚網,然后放魚消毒,達到消毒時間后,將網提起,直接將魚種放入魚池內。
水體綜合消毒 除對魚種藥液浸洗消毒外,還須對培養魚種的水體、用具等進行消毒,才能為魚種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有效防治各類魚病的發生。(1)食場水體消毒將漂白粉裝入較密的竹簍(塑料袋打孔亦可)內,簍(袋)裝入100克漂白粉,每個食臺掛3-6只,每天換1次,連掛3-5天后,藥物慢慢地溶解在水體內,可滅殺食臺周圍水體中和前來吃食的魚體上的傳染性病原。夏季高溫時節每隔10-15天進行1次。(2)生產用具消毒將魚池使用的工具和網具置于陽光下暴曬1天,可滅殺吸附在用具上的病原。小型工具可用硫酸銅液浸泡消毒,具體方法是用硫酸銅10克/立方米水中浸泡5-10分鐘。須得提請注意的是:在發病魚池使用過的工具和網具應與其它魚池分開,以避免病原交叉感染和傳播。(3)其它病原消毒在寄生蟲性魚病流行季節,可將硫酸銅100克和硫酸亞鐵40克一起裝入較密的白布袋內掛在食臺上,每個食臺掛3-6只,每天換1次,連掛3天,可有效預防魚種寄生蟲病的發生;在草魚腸炎病流行季節,每百公斤魚第1天選用磺胺胍藥餌10克,第2-6天用5克,拌餌或制成顆粒飼料投喂。能有效防治培養的魚種發生腸炎病。
南方漁網編輯:胡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