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湖泊網圍養魚設備簡單、相對成本低,能密放精養。魚類生長快,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很顯著。
1、水域環境的選擇 要選擇水域寬敞,水草茂盛、水質清新、地勢平坦、軟泥沙質、水位適當、枯水季節水位保持1米左右的湖區。
2、魚種的選擇 在草型湖泊的網圍養魚,以養殖草、鳊、魴魚為主(可占魚種總放養量的80%以上). 搭配鯉、鯽、鰱、鳙和鲴亞科等魚類。藻型湖泊的網圍養魚,以放養"吃食性"魚類為主,"濾食性"魚類為輔。并適當搭配一些雜食性魚類。也就是說,草魚、鳊魚、魴魚要占魚種總放養量的50%以上,鰱、鳙魚占30%,鯉、鯽和鲴亞科魚類等占20%左右,投放的魚種規格要齊、體質要好,尾重不低于30克。
3、餌料選擇 由于網圍養魚是以飼養草魚、鳊魚、魴魚為主。所以.不必全部投喂精料,應以草料為主,精料為輔,在草料資源不足時,可改為精料為主,草料為輔。若以精料為主養時,精料的日投餌率在魚類生長旺季時可控制在2%-3%,不足部分以草料補充。也就是說,水溫在10℃-15℃時,精料日投餌率為0.5%,水溫在16℃-20℃時為1%,水溫在-21℃-25℃時為2%,水溫在25℃以上時為3%,日糧不足部分以水草或旱草補充。
4、投喂方法 精料投喂次數以水溫為主要依據,如水溫在16℃-20℃時投喂2次,水溫在21℃-25℃時投喂3次,水溫在25℃以上時,投喂4次。草料投喂次數的原則是:終日飽食.略有剩余,每日可以投喂2次或1次亦可。
5、日常管理 (1)定期檢查網圍是否傾倒,網衣是否有破損,底綱地錨或石籠是否有松功,底鋪網是否嚴密無縫隙。 (2)清除殘餌和懸浮雜物,經常更換食臺位置,保持食臺周圍環境潔凈。 (3)觀察魚群活動情況、攝食情況、病害情況.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 (4)嚴禁船只沿網圍航行,以保護網圍安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 6、魚病防治 (1)魚種放養前用2.5%-3.0%的食鹽水,10ppm的漂白粉,8ppm的硫酸銅浸洗10-30分鐘。 (2)魚種拉網、運輸、過數和進箱時的各項操作要謹慎,切勿使魚種受傷。 (3)在魚病流行季節5-9月份,每隔7-10天,在餌料臺周圍用漂白粉掛簍,進行食物消毒,并用韭菜、大蒜或磺胺、抗菌素等藥物拌餌投喂。
南方漁網編輯:李容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